近日,好醫生藥業集團與市中醫院就共建制劑中心舉行簽約儀式,雙方將在制劑經營管理、經方驗方收集、產品研發、市場拓展等方面加強合作,互利共贏,以更高的質量服務于患者,服務于群眾。
據悉,市中醫醫院現有經省市場監督管理局授予批號制劑品種71個、11個劑型。根據共建協議約定,市中醫醫院將現有制劑室實施整體搬遷,將現有制劑設備、批文、技術、人員投入制劑中心并進行自行生產與質量把控。
同時,由好醫生藥業集團負責提供場地、牽頭制劑中心新建、驗收和不足設備采購,向制劑中心供應符合國家標準的中藥飲片配送服務,對生產規模、環境、標準化進行全面改造與提升。
簽約儀式還對新建制劑中心工作提出三個要求。一是在建筑、環境、設備、設施等方面要高起點建設,高標準推進;二是嚴格按照制劑標準、規范抓好制劑生產,確保質量品牌;三是雙方要樹立開放共贏理念,在科研、制劑研發、膏方生產、產品推廣、人才培訓培養等方面深化務實合作,確保取得成效。
市衛健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將全力支持并抓好服務,為制劑中心建設與發展創造良好環境,讓雙方合作早結碩果,推動我市中醫藥健康產業發展,助力廣元生態康養旅游名市建設。
隨著醫藥行業的洗牌加劇,藥企多邊合作成為一種資源的重新配置和整合下的商業模式探索和演進。
目前,除了好醫生藥企以外,上海醫藥多年來也秉承合作開發的理念,先后與多家高校、醫院以及科研院所進行合作,有效地增強了公司科技創新活力;西安工會醫院與盤龍藥業簽訂戰略合作意向書簽約儀式;東誠藥業與北京腫瘤醫院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共建腫瘤領域核藥臨床轉化基地,加快新型核藥產品獲取上市文號。
除了與醫院合作以外,過去不少藥企還有收購醫院的舉動。值得一提的是,在一致性評價、兩票制、4+7帶量采購等一系列醫改新政下,由于醫院回報期長、投入大,過去藥企收購醫院的熱情逐漸冷卻,甚至不少藥企正在“賣”醫院。
筆者了解到,近年來,藥企出售醫院的動作越來越頻繁。例如,2018年12月25日,景峰醫藥宣布以1.5億元的價格將成都金沙醫院100%股權出售給德陽第五醫院股份有限公司;2018年12月19日,益佰制藥也宣布以6.6億元,向淮南和徽企業管理有限公司轉讓其持有的淮南朝陽醫院管理有限公司53%股權。
資料顯示,2018年中國醫院并購醫院數量雖然與2016年持平,但是交易金額僅為2016年的一半,同時公立醫院在并購中的比例已從2016年的62%下降到不到19%。
業內分析認為,不少藥企收購醫院系出于轉型或增加業務單元考慮,戰略本身無可厚非,但醫療領域有其自身特點,投資回報周期長、重資產、醫院區域性強等特點,都讓資方難以在短時間內獲得豐厚回報,難以達到資方投資預期。因此,藥企在收購醫院這方面還需要綜合考慮,切勿一時頭腦發熱作出沖動的決定。
(審核編輯: candice)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