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西門子在漢諾威工業博覽會上,推出過程行業首個完全基于Web的控制系統SIMATIC PCS neo,樹立了過程自動化領域的新標準。面對這個極具顛覆性的控制系統,西門子(中國)有限公司數字化工業集團副總裁兼過程自動化事業部總經理姚峻博士表示:“這是一款面向未來的DCS,但其實仔細研究西門子控制系統的發展脈絡,你會發現,它的誕生與西門子經典的SIMATIC PCS 7一脈相承。”
1997年,西門子推出SIMATIC PCS7,這是西門子公司在TELEPERM系列集散系統和S5,S7系列可編程控制器的基礎上,結合當時先進的電子制造技術、網絡通訊技術、圖形及圖像處理技術、現場總線技術、計算機技術和先進自動化控制理論,面向所有過程控制應用場合的先進過程控制系統。
在這之后的20多年里,西門子的PCS7一路迭代更新,從最初的V3.0升級到現在的V9.0,始終緊貼技術發展和市場需求,目前在中國市場已擁有超過5,000臺套的應用。
經過多次技術版本的更新,PCS7早已經超過了DCS的范疇。在全集成的概念下,西門子為它嵌入了很多不同的功能。例如,從V7.1開始,PCS7在標準化方面做了很大提升,其中高級過程庫APL庫可以幫助客戶完成標準化的工程;而在V8.0、V9.0中也陸續推出了模塊化集成的理念。例如,CMT、EMT,符合ISA S88標準,將標準化又提升了一個水平。同時,PCS 7可與COMOS軟件集成,將工程設計與工程實施有效結合,實現了工廠全生命周期的一體化設計與一體化運維。通過數字化雙胞胎,客戶能提前仿真模擬工廠的運行狀態,最大程度避免錯誤的發生和昂貴的返工。這些都是PCS 7在這些年中的創新,同時也為今天SIMATIC PCS neo的誕生奠定了數字化創新的基礎。
時間來到了2019年,智能制造成為了整個行業發展的方向,而數字化被認為是實現智能制造的基礎。站在數字化時代的節點去思考工業的未來是什么樣子?
互聯網技術已經成為社會經濟轉型的新引擎,由此也帶來了很多新的業務模式。那么,工業界在產品研發上如何借力互聯網技術帶來的變革?過程控制系統如何為過程工業面臨的數字化轉型、全球競爭等挑戰提供解決之道?面對在互聯網生活方式下成長起來的未來工程師,如何讓他們能夠快速融入和使用控制系統?——這些正是西門子研發SIMATIC PCS neo想要給出的答案。
SIMATIC PCS neo在設計之初,西門子充分考慮了對客戶的資產保護。因此,SIMATIC PCS neo和PCS 7采用了相同的硬件平臺和應用架構。如果客戶有一天需要將PCS 7升級到SIMATIC PCS neo,就變得非常簡單。不僅不需要做硬件替換,同時也可將原本軟件制定的功能、數據庫等全部融合到SIMATIC PCS neo中。
事實上,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西門子依然會持續對PCS 7產品進行研發和升級,保護已有客戶的投資和行業積累。同時,也將不斷地對SIMATICPCS neo進行完善和革新,應用各種新技術,滿足并引導市場各種不同的新需求。
(審核編輯: 智匯小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