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浪潮讓一切傳統行業和產業都在發生改變,物流業也開始進入智能時代。據中國調研報告網發布的2016年中國智能物流市場調查研究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顯示,智能物流輸送系統可廣泛應用于汽車制造、工程機械、服裝家電、農用機械、醫藥等諸多包含流水生產線的行業,或成為未來物流業的發展方向。
智能物流仍處于初級階段
目前,我國物流配送系統雖然跨越了簡單送貨上門的階段,但層次上仍是傳統意義上的物流配送,先進信息技術在物流行業的應用和推廣水平仍然較低,且存在物流企業規模較小且布局散亂、物流信息標準滯后等問題,物流配送的許多環節造成巨大的成本、人力、時間浪費。總體來說,我國智慧物流尚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運輸及倉儲信息化低、各物流公司數據分割等仍需突破。
物流智能化轉型迫在眉睫
近幾年,京東物流和菜鳥網絡之間的“競爭”備受矚目,兩者實行不同的物流發展路徑。京東砸重金自建倉儲,高投入給京東帶來了更多的用戶;而菜鳥專注打造平臺,它的物流建設思路是利用社會化資源的協同,聯合了其電商平臺所能集結的第三方物流合作伙伴,例如順豐、三通一達、中國郵政等。
而無論是上述哪種路徑,都不得忽視的是,中國快遞已進入年業務量“200億件”時代,必須思考和解決一個共同的問題——如何讓海量包裹更快更好地送達到每一個消費者的手中。
據菜鳥網絡提供的數據顯示,以社會物流總成本占GDP的比重為例,這項直接影響經濟體綜合實力的指標,發達國家只占8%,而中國目前是16%,具有巨大的下降空間,可見物流行業的智能化轉型的必要性。
智能物流成未來發展方向
作為物流的高級版本,智能物流將物聯網、傳感網與現有的互聯網整合起來,通過以精細、動態、科學的管理,實現物流的自動化、可視化、可控化、智能化、網絡化,從而提高資源利用率和生產力水平。
從整個物流發展軌跡來看,智能物流的發展,應該是從傳統配送到集中配送、協同配送、共同配送,最后到智能配送,最終用互聯網技術改進傳統的運作模式。隨著“互聯網+”的發展,智能化和信息化技術在生產與物流中快速普及應用,所有核心環節都將變得更加“智能”。而智能物流能使整個物流系統能模仿人的智能,具有思維、感知、學習、推理判斷和自行解決物流中某些問題的能力,標志著信息化在整合網絡和管控流程中進入到一個新的階段,即進入到一個動態的,實時進行選擇和控制的管理水平,并成為未來發展的方向。
(審核編輯: 智匯小蟹)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