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用耗材即醫院用的消耗很頻繁的配件類產品。患者看病貴,住院貴的原因中,除了藥價高以外,醫用耗材的影響并不小。今年以來,高值醫用耗材價格虛高、背后利益鏈“水很深”等問題引起業內的高度關注。
日前,據江蘇公共新聞頻道報道,國家醫保局要求在年底前,實現全部公立醫療機構醫用耗材“零差率”銷售,高值醫用耗材要按照采購價來進行。
所謂“零差率”,指的是醫用耗材在醫療機構的使用中,實行按進價銷售,不再加價產生利潤。
實際上,早在今年7月31日,《治理高值醫用耗材改革方案》中有明確,今年底前要取消高值醫用耗材在醫院的銷售加成,并從下半年起鼓勵醫療機構聯合開展帶量談判采購,從完善價格形成機制、規范醫療服務行為和健全監督管理機制等方面進行部署。
針對“零差率”銷售給醫療機構帶來的合理收入減少的問題,《治理高值醫用耗材改革方案》指出,公立醫療機構因取消醫用耗材加成而減少的合理收入,將通過調整醫療服務價格、適當補助、做好同醫保支付銜接等方式妥善解決。要求公立醫療機構要通過分類集中采購、加強成本核算、規范合理使用等方式降低成本,實現良性平穩運行。
目前,已經有省市發文明確年底前公立醫院取消醫用耗材加成。例如,廣西生衛健委和中醫藥局聯合下發《廣西壯族自治區治理高值醫用耗材改革實施方案》。
此方案中,提到一個重要的任務是,完善價格形成機制,降低高值醫用耗材虛高價格。要求以單價和資源消耗占比相對較高的高值醫用耗材作為重點治理對象,2019年底前完成第一批重點治理清單。同時將完成取消醫用耗材加成工作,于2019年底前實現全部公立醫療機構醫用耗材“零差率”銷售,高值醫用耗材銷售價格按采購價格執行。
另外還明確,對類別相同、功能相近的高值醫用耗材,將探索制定統一的醫保支付標準。醫保基金和患者按醫保支付標準分別支付高值醫用耗材費用,引導醫療機構主動降低采購價格。
今年以來,我國醫改持續推進,例如,加快推進按病種付費、按疾病診斷相關分組付費(DRGs)等支付方式改革,有利于推動醫療機構將高值醫用耗材使用內化為運行成本,主動控制高值醫用耗材使用。
業內指出,實際上耗材流通環節的水分相當大,監管部門也很難插手耗材的使用管理環節,如今將嚴控高值醫用耗材不合理使用列入重點任務,有利于進一步擠壓水分,推動行業健康發展,減少患者耗材費用負擔。從下半年投資角度來看,高值耗材等公司將受利空因素打壓,估值難有上升,主要還是看利潤增長。
(審核編輯: 林靜)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