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在上海隆重舉辦。在此次工博會上,國內某電氣公司帶來了一個定制數字飲料生產線。據悉,只要消費者輸入自己想要的果汁口味配比信息,該果汁生產線就能進行定制生產。消費者對個性化的不斷追求促使食品工業對柔性生產的要求越來越高,這也將成為食品機械未來的發展趨勢之一。
柔性生產,是指主要依靠有高度柔性的生產設備來實現多品種、小批量的生產方式。這種生產是為了應對多變的消費市場需求和激烈的市場競爭,當它運用到食品工業中時,能增強食品生產企業的靈活性和應變能力,縮短產品生產周期,提高設備利用率和員工勞動生產率,改善產品質量。
現今,我國食品工業正處于飛速發展的階段,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食品工業規模以上企業主營業務收入8.09萬億元,同比增長5.3%;實現利潤總額5771億元,同比增長10.8%。這也使得食品工業對生產設備有了更高的要求,而柔性生產正是其中之一。
產品的柔性生產首先就要求食品機械有著更高的靈活性,如今,消費終端對小批量、多品種的產品要求增加,這就需要生產線能夠按照市場需求來靈活地組織生產。因此,即要求設備控制系統要能夠快速地進行參數設置,也要求設備的關鍵部位有更高的靈活性來進行快速的工藝切換。
其次,還要提高整條生產線的聯線生產能力,通過減少生產線上的周轉環節來提高生產效率。制造企業要提升設備的互聯和匹配能力,運用大數據、區塊鏈等信息技術來集中管理生產數據,優化有可能影響生產的不良因素,從而實現整體工藝的優化。
就目前來說,我國食品加工設備的自動化水平程度較高。但大部分企業還停留在傳統的工生產模式中,對柔性生產的普及程度有待提高。傳統的食品生產線只能生產一種固定制品且不能對產品的標簽和包裝做個性化調整。然而,面對瞬息萬變的市場環境,原本“剛性”的生產線已經有些力不從心,“化剛為柔”勢在必行。
據悉,國內某食品龍頭企業利用先進的計算機控制系統和PLC等自動化設備,對生產線進行了柔性生產的改造,在同一條生產線上不間斷地按訂單生產送往不同經銷商的產品。系統可以根據訂單數量和實際生產產量對標機進行實時控制,實現高效準確的自動批次控制,為進一步提高生產柔性打下堅實的基礎。此外,還加快了對不同生產工藝、生產設備的自動切換速度,大大提高了生產線的柔性和效率。
如今,生產企業和電商平臺日益融合,再加上傳統銷售終端,企業該如何更有效地方法來管理排產需求?隨著科技的發展,柔性生產成為目前解決問題的有效手段之一。柔性生產線能實現從訂單到交付的全透明集成,使靈活的工藝配方管理與自動化的柔性生產得到結合,從而滿足消費者對產品的個性化需求。
(審核編輯: 智匯婷婷)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