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在充分展現制度包容性的同時,也在上市審核方面力求刨根問底的問出一家真公司。業內表示,那些上市之路受阻的公司或將面臨“對賭協議”的壓力。筆者根據梳理發現,截止目前,已有3家醫藥相關企業終止科創板上市申請,分別是貝斯達、苑東生物、諾康達。
諾康達
諾康達為醫藥相關企業中首家“主動撤單”的科創企業。7月24日,上交所就顯示諾康達的狀態為“終止”。
招股書顯示,公司是一家專注于藥物制劑研究的藥學研發的企業,主營業務包括基于上述平臺為各大制藥企業、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提供藥學研究等技術研發服務業務和以創新制劑、醫療器械及特醫食品為主的自主研發產品的開發業務。
第一輪問詢中,上交所對諾康達關于客戶集中度、客戶業務銷售情況的合理性上展開了問詢。同時直指第二大客戶亦嘉新創的控股股東、董監高提出了關于關聯交易和其他利益安排的問題。
關于公司為何主動終止科創板一事,7月25日,諾康達總經理陶秀梅在媒體交流會上表示,招股說明書比較失敗,時間比較緊,招股說明書寫的比較粗糙。公司此次是主動終止申報科創板,未來將擇機二次申報。
貝斯達
8月7日晚間,上交所消息稱,深圳市貝斯達醫療股份有限公司終止科創板上市申請。據了解,貝斯達系主動撤回申請材料,上交所同意上述申請,作出了終止其科創板發行上市審核的決定。
貝斯達于今年3月27日獲上市申請的受理,5月12日作了“一問”回復,6月21日完成“三試”,此后公司問詢狀態便不再更新。
其中,首輪問詢中,貝斯達共收到66個問題,其中關于公司核心技術及業務的問詢共20題。“三試”中,公司產品銷售的具體數據與真實性、市場前景、應收賬款等被問詢。
申報稿顯示,貝斯達是一家集大型醫學影像診斷設備研發、制造、銷售和服務為一體的制造商和服務提供商,公司主要生產包括永磁型磁共振(MRI)系列、超導型磁共振(MRI)系列等九大系列40余個產品。
苑東生物
苑東生物于4月3日獲得上市申請的受理,如今歷時5個多月,經歷四輪考問,遺憾的是,8月29日晚間,苑東生物IPO還是終止了審核,擬登陸資本市場的愿景破滅。
資料顯示,苑東生物是一家以研發創新為驅動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以化學原料藥和化學藥制劑的研發、生產與銷售為主營業務。
關于公司科創板IPO終止的原因,有媒體報道稱“系公司主動撤單,有戰略調整的計劃”。
據了解,在整個申報IPO的過程中,苑東生物高企的推廣服務費等方面一直受市場的質疑。公司共經歷了上交所四輪問詢,其中市場推廣服務為上交所重點關注的問題。另外,在第四輪問詢中,上交所對苑東生物的合作模式也進行了質疑。受在監管、市場等多方的質疑,苑東生物科創板IPO作出了止步決定。
(審核編輯: 林靜)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