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韓國統計廳發布《2018年出生統計(確定版)》,合計生育率僅為0.98,即平均一名女子終生生產不足1名子女,成世界唯一出生率進入”零時代”的國家,許多韓國女性表示生孩子以后經濟壓力增加,在職場得不到平等待遇,因此考慮晚生或者不生。其實生育率降低并不只是韓國特例,目前世界上雖然有一半的國家仍能生育足夠多人數的兒童來保持增長,但隨著越來越多的國家在經濟上取得進步,更多的國家的生育率卻都在持續降低。
由于我國之前計劃生育的持續實施,1-14歲人口總體也呈現下降趨勢。但隨著2016年二胎政策的全面放開實施,新生兒大幅增加,之后增勢想必也將繼續保持。筆者認為哪怕假設未來新生人口數量維持在1500萬人左右,國內兒童數量仍將超過2.1億人,兒童人口基數龐大,而龐大的人口基數往往意味著巨大的潛在用藥市場空間。
兒童基數大,藥品種類占比低
根據資料顯示,中國兒科用藥市場規模已經從2011年的383.5億元增長至2016年的591.4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為9.05%;通過分析2011-2016年中國兒童用藥市場規模和我國綜合醫院兒科診療人次數之間的比例關系發現,兒科診療人均費用整體呈上升趨勢,由2011年的250元/人增長至2016年的294元/人,且2015-2016年實行兒童用藥優先審評政策后,人均診療費用上升幅度較大,隨著兒童用藥優先審評政策的逐漸實施,市場上兒童專用藥物規模的不斷擴大,綜合醫院兒科人均診療費用預計將會繼續保持上升趨勢。
龐大的兒童用藥需求下,是我國兒童藥品種類占比較低的現狀。此前一項針對國內15家三級醫院臨床中用于兒童的藥品情況調查顯示,在1098種參與調查的藥品(去掉重復品種)中,兒童專用藥僅45種,其他藥品1053種,其他藥品中包含兒童用法用量的共455種。也就是說,兒童專用藥占比約為4.1%,包含兒童用法用量的品種占比約為41.44%,合計占比僅45.54%。
我國兒童用藥市場實際上目前發展速度相對緩慢,市場仍不成熟。兒童藥品品種少、劑量模糊、規格缺乏。其目前主要是集中在抗生素類、感冒類、鎮痛解熱類、清熱類以及維生素類為主。但基于龐大的兒童基數,其市場前景十分可觀。
千億級市場,未來可期
長期以來,我國兒童用藥市場約90%的份額被外資品牌把持。但是近年來,國內藥企強力打造國內自主品牌,奮力直追外資企業。中國兒童用藥品牌目前主要有999小兒感冒、美林、護彤、小快克、優卡丹、好娃娃等,其中治療疾病主要有兒童感冒、消化不良、止咳化痰等,主要企業有華潤三九、強生、葵花藥業、三精制藥等。
其中葵花藥業將兒童藥業務確定為公司的第一戰略,聚焦資源發展小葵花兒童藥。自2007年,收購專業的兒童制藥廠重慶涪陵御一藥業以來,開始了小葵花兒童藥當家品種“小兒肺熱咳喘口服液”的打造。10多年來,葵花藥業不斷完善兒童藥產品結構,目前,已經上市了59個專業的兒童藥產品,基本實現了兒童常用藥的全面覆蓋,在一定程度緩解了兒童藥自我診療市場少藥的現狀。之前葵花藥業披露了2018年年報,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4.72億元,同比增長16.0%;歸屬母公司所有者凈利潤5.63億元,同比增長29.36%。
康芝藥業是國內兒童用藥專家型龍頭藥企,專注兒童用藥領域,涵蓋兒童退燒、兒童感冒、兒童止咳化痰、兒童腹瀉與消化、兒童抗感染類與兒童營養補充類六大系列,擁有兒童用藥種20多種,是國內兒童用藥產品系列相對較全的公司。在2017年時康芝藥業營業總收入已達到48083.17萬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5019.69萬元。
濟川藥業主營分為中西醫藥、中藥日化、中藥保健產品研發、生產制造、商貿流通。兒童主要品種有小兒豉翹清熱顆粒,小兒腹瀉寧泡騰顆,賴氨肌醇維B12 口服溶液和阿奇霉素顆粒,其中小兒豉翹清熱顆粒在兒童感冒中成藥領域占據了1/3的市場。
隨著嬰兒潮的來臨,想必兒童用藥的需求仍會呈明顯上升趨勢。有研究中心預測,未來5年兒童藥仍將會保持兩位數增長,5年復合增速在10%左右,至2020年我國兒童藥市場規模有望突破1100億元。對于藥企來說,這個千億級市場的開發,時不我待。
(審核編輯: 林靜)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