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病了需要吃藥,藥品則由藥企研發生產而來。在我國消費升級,人們對健康養生意識不斷加強的背景下,藥品市場需求逐年增長,制藥工業產業發展迅速。然而在藥企生產藥品的過程中,還伴隨著廢水、廢渣和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等多方面嚴重污染問題,需要藥企重視并加以解決。
目前,我國已成為醫藥生產大國,是抗生素第一生產大國,然而,化學原料藥生產產生的廢水、廢氣、藥渣等污染問題急需得到重視。對此,在2015中國水處理總工沙龍上,業內人士一致認為環保企業對于制藥廢水不僅要具有全面深入的認識,還需要針對其特點進行處理。 制藥工業,關乎國民醫療保健與健康,是國民經濟中不可缺少、不容忽視的行業。目前,我國已成為醫藥生產大國,是抗生素第一生產大國。我國可生產1500多種化學原料藥,年產量200多萬噸,約占全球產量的1/5以上,是全球最大的化學原料藥生產和出口國。
制藥工業屬于高污染領域,也是我國的環保規劃中的重點治理行業。以制藥產生的制藥廢水為例,由于藥品的品種多樣、生產工藝復雜,排出的制藥廢水成分也十分復雜,有的制藥廢水還含有易揮發成分,一旦擴散到空氣中,容易引起大氣污染,對人類以及周邊的環境造成威脅。正因為制藥廢水處理起來并不容易,所以制藥工業污染問題為我國的環境保護帶來了嚴峻的挑戰。
那么,目前制藥廢水有哪些處理方案呢?業內專家表示,不同的廢水成分有著不同的處理方向。按照廢水的成分分類,可以分為抗生素生產廢水、合成藥物生產廢水、中成藥生產廢水以及各類制劑生產過程的洗滌水和沖洗廢水四大類。
一般而言,制藥廢水的處理技術包括物化處理、化學處理和生化處理。這幾種處理技術屬于簡單處理方法。
其中,物化處理能夠去除有害重金屬離子、除磷、脫氮、脫色,對磷、氮、脫色有較好的去除效果。目前,物化處理不僅可用作生物制藥廢水處理工序的預處理,有時還可作為醫藥廢水的單獨處理工序或后處理工序。
化學處理是指向廢水中加入某些化學物質,與廢水中的污染物發生化學反應,從而產生沉淀,分離、濾除雜質以到達凈化的作用。
生化處理是制藥廢水廣泛采用的處理技術。由于制藥廢水中有機物濃度很高,所以一般需要用厭氧和好氧相結合的方法才能獲得比較理想的處理效果。
專家指出,使用以上單一的工藝處理技術很難使廢水達標排放,所以需要利用各個工藝的優勢進行組合,以達到處理效果。例如,可以綜合物化處理技術和化學處理技術,先通過物化技術進行預處理或后續處理,為生化處理創造有利條件,從而使廢水得到凈化。
隨著制藥廢水問題日益嚴峻,以及廢水處理技術的不斷成熟,國內外還誕生出了有氧化法和膜生物反應器等深度處理技術。
其中,廢水氧化法是利用強氧化劑氧化分解廢水中污染物,以達到凈化廢水的目的。目前廢水氧化處理法多用于治理生物難降解有機有毒污染物,在化工、農藥、制藥、醫院等廢水處理方面應用廣泛。
而膜生物反應器是由膜分離單元與生物處理單元相結合的新型水處理技術。在制藥領域,MBR能使一些大分子難降解有機物停留較長時間,助于它們分解,具有分離效率高、占地面積小、使用壽命長、出水水質好等優勢。
值得注意的是,MBR工藝也存在膜容易受污染、成本高、能耗大等問題,用戶在運行一段時間后需要對膜進行反沖洗,所需要的后期成本也比較高。
生物法利用微生物的生命活動來去除廢水中有機污染物質的一種方法,是當前世界上有機廢水處理的主要途徑。由于生化處理有投資省、費用低、效果好、過程穩定、操作簡單且不造成二次污染的優點,因而得到迅速發展。
(審核編輯: 林靜)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