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工信部發文,支持有條件的地方建立燃油汽車禁行區試點。聽說這一消息,傳統車輛生產商在寒冬里又抖了三抖:這一舉措意味著,布局清潔能源交通,實現交通產業鏈的彎道超車,我國是玩兒真的!從內燃機時代進步到電氣動力時代,節點正越來越近。對于航空業來說,在清潔能源領域未雨綢繆、提前布局也已經是全球共識。
有數據表明,目前,全球航空業每年排放5億噸二氧化碳,約占人類產生二氧化碳總量的2%到3%,國際民用航空組織預計2050年飛機燃油帶來的碳排放量將達到目前水平的3倍。
目前,十多家初創企業和公司正在致力于研發電動和混合動力飛機,中國還專門為此發布了《電動飛機發展白皮書》,波音、空客、賽峰、霍尼韋爾航空航天、柯林斯宇航、銳翔等航空公司都紛紛開始研制自己的電動客機,接下來跟大喵一起來看看吧!
中國航空研究院發布電動飛機發展白皮書
8月15日,中國航空研究院(CAE)在2019(第四屆)中國航空科學技術大會暨2019年沈陽國際航空產業發展大會上發布了國內首部電動飛機發展白皮書。
中國航空研究院發布《電動飛機發展白皮書》
為進一步引領國內電動飛機技術發展、推動電動飛機產業布局,中國航空研究院組織國內從事電動飛機相關研究的高校、研究院所、高科技企業等單位/機構,從電動飛機的發展必要性、定義與分類、重點產品、關鍵技術、措施建議等方面,研究提出《電動飛機發展白皮書》。
《白皮書》提出我國應針對電動飛機四種使用場景,重點發展輕型運動、城市空運、通勤運輸、干支線運輸等4類重點產品;聚焦總體設計技術、高效高功重比電推進技術、能量綜合管理技術、能源系統技術等4項重點領域關鍵技術發展;
提出制訂電動飛機發展戰略規劃、加大研發投入,同時關注適航能力建設與人才培養建議等4條措施建議,從而推動我國電動飛機發展。
銳翔增程型電動飛機獲適航證
2018年10月19日,沈陽航空航天大學銳翔增程型電動飛機RX1E-A獲適航頒證。RX1E-A飛機是由沈陽航空航天大學自主研制的一款新能源電動飛機,研制工作從2017年2月開始歷時20個月,2018年5月科研機交付運行,截至目前已累計飛行413個起落,累計安全運行時間已超過424小時。
銳翔增程型電動飛機RX1E-A
RX1E-A飛機為新能源電動飛機,以稀土永磁同步電動機為動力,由高性能鋰電池提供能源,采用全復合材料機體結構,高效氣動設計;具有環保靜音、無直接環境污染、安全舒適、易操縱、運營成本低等優點,隨著電池儲能技術發展,從續航時間上將具備代替油動飛機的潛力。
RX1E-A飛機符合國家環保戰略以及綠色航空發展理念,是環境友好型、能源節約型新能源飛機。該款飛機性能優越,能夠在生態環境保護要求較高的地區,開展航空飛行、航空旅游、運動飛行執照培訓等活動。
RX1E-A飛機的成功研制,標志著我國在輕型電動飛機領域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為此類電動輕型飛機在國內的推廣應用提供了廣泛的借鑒和參考,將在我國通航產業示范推進中起到重要作用。
Ampaire377獲FAA飛行測試授權并完成首飛
2019年6月6日,美國初創公司Ampaire完成了6座并聯混合電推進飛機Ampaire337的公開首飛,該機是目前完成試飛的最大的商用電動飛機,并計劃在未來幾年開始商業運營。
Ampaire337飛機
相比于全電推進,混合電推進能夠突破當前電池能量密度的制約,但其平臺復雜度更高,因而采用這一架構的飛行器大部分仍停留在概念和動力系統地面測試階段,目前完成試飛的混合電推進飛行器為數甚少。
空客推出“鷹式”客機
2019年7月24日,空客英國皇家國際航空展上推出了新概念客機,它的外形不同尋常——看上去如同鳥的翅膀和尾巴。
空客公司推出的“鷹式”概念客機
對于如此大膽的技術嘗試,"空客"的工程師們表示:新款"鷹式"概念客機將能攜帶80名乘客飛行1500公里,比現代同類少耗油30-50%。機翼上的"羽毛"由復合材料制造而成,進而對飛行更易控制。一個"扇"形尾部將大幅降低氣流阻力。
除了飛機本身不同尋常的形狀外,“鷹式”概念客機還在飛機發動機混合動力技術方面有所改進。現在正在研制飛機電動發動機,或者由機載電池供電,或者由傳統的渦輪發動機供電,或者由液氫發電機供電。
還有一點,機翼連接機身的獨特之處(每個機翼各不相同)。沒有垂直尾翼,是為了通過減少"遭遇"氣流的節點數量來減少正面阻力,直接降低了燃油消耗并提升了飛機的環保性。
賽峰集團推出“空中的士”
賽峰集團參與了全球多項“飛行汽車”項目的研制,其中一些已經取得了相當進展,如貝爾Nexus項目(一款混合動力空中出租車)。
賽峰集團推出的“飛行汽車”概念
①渦輪發電機:驅動發電機的燃氣渦輪
②電池:主電源或輔助電源,取決于具體飛行階段
③能源管理:
-控制渦輪發電機和電池之間的功率比
-從各種電源到推進與非推進系統的“智能”電力輸送
-確保電網穩定并受到保護
④電動機:由渦輪發電機、電池或兩者的組合提供動力
⑤電推進器(e-Propeller)
-分別由電動機提供動力
-提供升力、前進推力和飛行控制
這一飛行器采用具備潛力的分布式混合電動推進架構,在渦輪發電機(渦輪與發電機相連)和電池或其他動力源間的每個飛行階段推進所需的功率已進行最優的調節。
霍尼韋爾開發城市空中交通電動推進系統
近日,霍尼韋爾與世界第二大交通工具供應商——日本電裝 (DENSO) 公司展開合作,通過雙方專業知識融合共享,共同開發混合動力及純電動動力系統,推動城市空中交通及其他航空市場的發展。
“隨著航空客運量的增加和城市化進程的推進,對于如何減輕航空對環境和經濟影響的壓力將在未來數年持續增長。” 霍尼韋爾混動/電動推進系統項目高級總監Bryan Wood表示:“為應對這些挑戰,我們正在與電裝公司展開合作,為航空推進領域創造新的未來。由混合動力及純電動動力推進系統驅動的飛機具有明顯優勢:它們更清潔,更安靜,更省油,更可靠且更易于維護。”
柯林斯宇航建立“電網”實驗室
2019年4月,柯林斯宇航宣布建立“電網”實驗室,它的建立目標是為未來電動飛機打下堅實基礎。
柯林斯宇航在過去十年中,公司在多電飛機領域投入了超過30億美元,其中包括B787、A380、A350和F-35。由于UTC的產品貫穿飛機的整個動力、能源系統,包括普惠的航空發動機,以及柯林斯宇航的發動機系統、空氣管理系統和電源系統,這使得柯林斯宇航在發動機提取功率、轉換并傳輸到用戶系統設備的全部相關系統(不論是電動還是氣動)上面都有自身的優勢。
林斯宇航“電網”實驗室
柯林斯宇航一直投資于混合電推進和電推進系統,目標是減少20%的二氧化碳排放、40%的燃油消耗、75%的噪音,為飛機的全壽命周期減少約20%的維修成本。
波音投資的首款電動飛機即將升空
波音和捷藍航空旗下風投部門投資的美國創業公司Zunum Aero計劃將于2022年向JetSuite航空公司交付首架混合動力電動飛機ZA10。
合動力電動飛機ZA10
在這款飛機上,取代傳統發動機的是飛機尾部的兩個電力驅動的引擎,引擎采用了特斯拉和松下等公司生產的電動汽車電池。在初期,這款機型將搭配小型燃油發動機作為備用動力。
ZA10可以搭載12名乘客飛行約1127千米,相當于硅谷到洛杉磯的距離,而運營成本也僅為120美元左右。這款機型對于在美國國內主營包機業務的 Jetsuite 非常合適。
羅羅致力于打造全球最快的全電動飛機
羅羅公司日前宣布要打造全球最快的全電動飛機ACCEL(加速飛行電氣化)。
羅公司ACCEL團隊的目標是電推進飛機速度超過482千米每小時
ACCEL項目將使用Sharp Nemesis NXT競速飛機作為研制基礎。此款飛機使用現有活塞發動機的巡航速度為523千米每小時,飛機翼展約7.3米,將現有的萊康明活塞發動機改裝為電池驅動,使用6000個鋰離子電池組作為動力,可提供750千瓦的電力,驅動3臺輕型YASA750R電動機,為螺旋槳提供500馬力的動力。
電動飛機的優勢是顯而易見的,更高效、更安靜、更環保、飛行和維護的成本更低,使得越來越多的航空公司開始積極致力于電動飛機的研制。
除此之外,電動飛機還有望改變人們已經熟悉的航空業面貌。
斯洛文尼亞飛機制造商蝙蝠公司此前研發的電動飛機“金牛座”G4表明,電動飛機起飛所需跑道更短,爬升速度更快,且噪聲相較現有飛機明顯更小,因此未來起降電動飛機的機場甚至可以選址在城市中心區。
綜合來看,目前電動飛機研發尚處于早期加速期,各種概念設計正不斷推出,但能否實現跨越的關鍵在于電池技術。專業分析指出,現有鋰電池的能量密度大概是在1兆焦/千克左右,而航空燃油的能量密度則超過40兆焦/千克。
換句話說,以現有的電池技術替換燃油,僅電池本身的重量就將給飛機帶來巨大負擔。除能量密度問題以外,供電動飛機使用的電池還需解決一系列技術問題,包括壽命問題、在低溫或雷暴等極端天氣下的穩定性、散熱問題及公眾對電動飛機安全性的信心。
電動車、電動卡車逐漸改變了陸地交通方式,相信很快空中世界也會因為新科技的投入,大大改善以往的飛行體驗。
(審核編輯: 智匯小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