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人工智能正在全球范圍內蓬勃興起,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了新動能,正在深刻改變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業內認為,人工智能開辟了社會治理的新格局,為高質量發展賦予了新動能,也造福了人類。
在制藥裝備領域,人工智能同樣開辟了行業發展的新格局,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也為創新研發更多的新藥、好藥做出了貢獻。
“人工智能”能給制藥裝備行業帶來什么?
一方面,人工智能有望打破傳統的工藝流程,不再是人工制造機器的模式,而是實現“機器生產機器”的新模式,在制造精度、制造水平、制造效率等方面上了一個臺階。
對于制藥裝備企業而言,其技術創新、企業管理、產能等方面都將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例如企業管理者可以根據數據結果及時分析企業問題等;對于行業而言,有利于推動制藥裝備行業朝著高質量發展,拉動整個產業優化升級,使得產業不斷向產業價值鏈的中高端方向發展。
另一方面,制藥裝備行業屬于制藥企業的上游行業,在人工智能提升設備制造質量、制造效率的同時,制藥企業也將獲益。
例如,原本人工制造設備需要很長的周期時間,中途出現錯誤還需要返工,而人工智能運用于制藥裝備制造,就可以解決這些問題,實現盡早交貨,助力藥企盡早投產,為企業帶來更多的效益。
還有專家表示,人工智能和醫藥工業4.0是解決醫藥生產質量問題的根本路徑。運用人工智能手段,能夠大大提升醫藥產品的生產質量。
那么,當前我國制藥裝備行業的人工智能發展情況如何?
這里可能要潑一盆冷水了。雖然“人工智能”理念火熱來襲,也在制藥裝備行業被逐漸認知,但該理念并沒有完全滲透到行業中,很多國產設備甚至還未實現完全自動化。
以控制參數技術為例,市場上很多國產制藥裝備的重要參數其實還是以手動控制為主,與工藝驗證密切相關的參數也不能直接或間接采集。另外,由于在線清洗技術不成熟,很多藥企在實驗或生產過程中還需要更換設備,耗時耗力。
當然,也有少數具備實力的龍頭企業正在展開這方面的探索。例如,有服務于制藥企業的壓縮機廠家利用全數字追溯系統與智能傳感器、視覺檢測、自動監控系統等,助力醫藥企業改善了生產質量控制體系,提高了30%的勞動生產率,滿足客戶的需求。
也有企業建立自動裝箱系統、自動分揀和碼垛系統等系列生產自動化設施,以及智能制造單元、智能生產線、數字化車間、智能工廠等,提高了自動化和智能化水平,推動制藥生產方式向柔性化、智能化、精細化轉變。
可以看到,這些企業已經實現了部分自動化、智能化生產,但與工業3.0或4.0水平的數字化、智能化生產還相差甚遠。
企業應該擁有信心
業內表示,從長遠來看,將人工智能與制藥裝備產業完全融合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依靠大數據的支撐,逐步實現信息的數字化、智能化和網絡化。因此,未來我國制藥裝備行業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制藥裝備企業應該對此擁有信心,因為政策方面對于人工智能的支持力度正不斷加大,這將為相關產業注入強心劑。
例如,《促進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重點對2030年我國人工智能發展的總體思路、戰略目標和主要任務、保障措施進行系統的規劃和部署,為推動我國人工智能的長期發展指明了方向。
隨著這些利好政策的落地,鼓勵、支持與引導,加上相關關鍵技術研發及支撐平臺的建設,未來人工智能產業將不斷發展,也將為制藥裝備行業等添上智能升級的“翅膀”。
總體而言,人工智能助力制藥裝備行業為人類做出了較大貢獻。雖然目前人工智能領域還未完全成熟,但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人工智能將益發滲透進行業中來,從而更好地為人類健康而服務。
(審核編輯: 林靜)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