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醫藥界又傳來一利好消息,即7月24日,國家藥監局發布《關于取消16項證明事項的公告》,這是繼4月取消36項證明事項后,今年第二次取消部分證明事項。業內表示,這一公告的發布將給醫藥產業創新發展帶來諸多便利。據了解,此次藥監局取消的16項證明事項涵蓋了藥品、醫藥產品、醫療器械、特殊化妝品等,其中9項藥品證明事項改為內部核查。
根據公告,包括中藥品種保護申請所需的藥品批準證明文件、藥品生產許可證、藥品GMP證書,藥品臨時進口申請所需再注冊受理通知單,港澳臺醫藥產品臨時進口申請所需相關文件等,藥監部門將不再要求辦事申請人提交,而改為內部核查。
國家藥監局方面表示,為了減證便民、優化服務,越來越多的證明被取消,藥品相關企業的申請審批程序也將會更加簡便快捷。
事實上,今年國家藥監局的審批提速舉措遠不止于此。國家藥監局藥品審評中心今年以來已將70余個藥品公示納入優先審評,其中用于治療惡性腫瘤的國內外多個重磅產品有望加速上市,這無疑將更好地滿足國內患者的用藥需求。
有行業人士指出,醫藥制造業與制藥設備行業相輔相成,隨著醫藥產業迎來利好環境,制藥設備行業也將迎來新一輪的發展良機。
“制藥設備作為醫藥制造業的上游產業和設備支撐,其規格、結構、材料、性能等均對醫藥產品質量帶來巨大的影響,因此醫藥產業要想更上一層樓,那么就需要先更新生產設備。”該人士表示。
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應用技術先進,設計合理,功能齊全、精度高的制藥設備,制藥生產自然會事半功倍。為更好的滿足制藥生產需求,制藥設備企業需要不斷的進行技術探索,設計能滿足藥物、藥品生產所需的工藝,具有和衛生、安全相配套的功能。
“制藥設備結構合理,所用材料不窩藏,不滯留物料,不對加工藥品形成污染,不對生產以外的環境產生污染和影響,同時易于操作、維修、清洗……這樣的制藥設備才能更好的幫助藥企貫徹GMP要求,同時能提高制藥質量和效益。”行業人士張先生說。
但是從目前來看,我國雖有部分制藥設備企業及產品達到了較高的水平,但是從整體來看,我國制藥設備與國際先進國家的水平相比,仍具有較大的差距,我國中高端設備仍相對缺乏。如我國制藥設備在在線清洗,在線監控能力,以及在生產連續化、自動化、人性化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問題。
為解決制藥設備行業存在的問題,提高制藥設備行業市場競爭力,讓制藥設備更好的服務于我國制藥生產,專家表示,這需要國家政策、以及制藥及設備生產企業共同努力,鼓勵行業不斷進行技術創新、人才創新,走科技發展之路。
筆者獲悉,目前我國制藥設備行業發展雖然還存在諸多問題,但是如今我國在推動制藥設備行業轉型升級方面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和改變,特別是在智能自動化方面,國家扶持力度巨大。如國家強調,大力發展智能產業、加快制造強國建設、推進實施健康中國戰略,加快創新型國家建設,大力支持企業創新,這都給我國制藥設備制造業發展給予了莫大的鼓舞。
如一制藥設備龍頭企業負責人表示,“我們執著于制藥裝備行業,認為解決藥廠生產的智能制造,打造醫藥工業生產4.0及智慧工廠,就是公司的前途和發展方向。”
在行業集中度日益提高,企業淘汰速度日益加劇的大背景下,制藥裝備企業若能擺正心態,結合自身實際進行科學地轉型升級,或許能收獲意想不到的效果。
(審核編輯: 林靜)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