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4+7”帶量采購的落地實施,醫藥格局面臨生變,市場競爭愈加激烈。業內認為,中長期來看,在一致性評價推進、老齡化趨勢加劇的背景下,創新藥和仿制藥仍擁有較大的機會,獲得一致性評價的藥品有望進一步實現進口替代,而優質創新藥獲批能夠更快進入醫保。其中,中國生物制藥、翰森藥業、東陽光藥、石藥集團、石四藥集團被看好。
中國生物制藥:仿制藥產品進入密集收獲期
中國生物制藥的大品種仿制藥已進入密集收獲期,2018年至今年7月份,共有20項仿制藥獲批,公司預計2019-2021年還有約33個仿制藥產品有望獲批上市,其中可能競爭首仿的產品多達22個。
隨著更多品種通過一致性評價,可進一步實現原研藥的臨床替代,并在市場拓展、醫保支付等層面可獲得更多優勢。
另外,公司預計隨著研發工作加速落地,未來五年銷售過億元的產品有望突破50個,10億元以上的產品有望超過10個,迎來新一輪產品和業績加速成長期。
翰森藥業:在創新藥領域將發力
6月14日,翰森制藥在香港聯交所上市。業內人士表示,翰森制藥在上市之后有望助推公司發展,特別是在創新藥領域將發力,未來與恒瑞醫藥的表現或會出現聯動效應。
截至今年7月份,翰森制藥主要產品有13個,包括1.1類新藥邁靈達和歐蘭寧、普來樂、澤菲、昕維、昕泰、澤坦等11個首仿藥品種,主要涉及中樞神經、抗腫瘤、抗感染、糖尿病、消化道和心血管疾病這六大治療領域。
根據統計,這以上六大治療領域,公司2018年合計在中國藥品銷售額中占有62.5%的份額。
東陽光藥:具備多樣化的藥品組合
東陽光藥在仿制藥和創新藥方面都有發力,多樣化的藥品組合有望增強其在多個治療領域的銷售能力。
業內預計,公司多個在研藥物能成為新的增長引擎,大股東控股的東陽光研究院未來有望持續向其注入創新藥產品。
另外,國內仿制藥市場改革也有望為公司帶來新機遇,預計其仿制藥銷售在2026年達到峰值約20-25億元人民幣。
石藥集團:創新研發能力被看好
隨著醫藥行業中間環節削弱,創新導向的趨勢將愈發明顯。業內看好石藥集團具備創新研發能力,以及豐富新藥管線。
石藥集團2019年第一季度業績顯示,公司實現收入總額54.93億元,同比增長25.6%;凈利潤9.52億元,同比增長28.83%。報告期內,創新藥收入29.54億元,占公司營收53.8%;恩必普增長32.1%,抗腫瘤藥組合增長208%;研發投入大幅增加至4.6億元,同比增長77%。
目前,公司在5大新藥研究領域擁有約300個在研品種,創新藥CD20單抗、PI3K抑制劑有望于2020-2021年獲批上市。
石四藥集團:市場規模不斷擴大
在行業集中度不斷提高的背景下,大輸液領域的龍頭石四藥集團通過著手整合產業鏈,提升高附加值產品,擴大產能,市場規模不斷擴大。
石四藥2018全年實現銷售收入41.81億港元,同比增長35.9%;凈利潤三連增,2018年達9.12億港元,同比增加37.2%。其中,石四藥的靜脈輸液產品2018年繼續表現強勢,收益達36.96億港元。
公司預計估計今年有11項產品已獲批復,并將致力于擴大市場份額,優化產品組合,今年大輸液銷售目標超過16億瓶/袋。
(審核編輯: 林靜)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