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調控員費時費力分析的電網故障,如今一秒內就能被精準判斷。記者24日從國家電網南京供電公司獲悉,基于人工智能技術的電網運行信息監控事件化處置系統在南京上線運行,將在今年迎峰度夏中保障用電安全。
據了解,南京電網目前接入各類電網監控信息30余萬條,平均每天需對16000余條告警信息進行分析、判斷并做出相應處置。“以前每個故障發生后會產生數十至數百條告警信息,調控員需要至少三分鐘才能判斷電網故障類型、影響范圍和處理方案,現在有了該系統,實現了‘秒級’自動判別故障、自動生成故障處理預案,極大地保障了電網安全。”國網南京供電公司調控中心工作人員趙揚說。
趙楊介紹,2017年底,南京公司開始通過校企合作等方式,采用人工智能機器學習技術,對近5年來的3000萬余條電網運行告警信息結合實際故障現象進行綜合分析,提煉電網告警運行特征1200余條,經過專家校核優化,組成267項電網運行事件生成規則,形成了聚合調控運行人員經驗的電網監控“最強大腦”。
記者從國網南京供電公司了解到,該系統全面應用后預計電網停電時間可縮短15%以上,可助力防范大面積停電事故發生。該項技術有望今年在江蘇省內其他地市運用。
(審核編輯: Doris)
聲明:除特別說明之外,新聞內容及圖片均來自網絡及各大主流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認為內容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分享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