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高溫天氣的到來,包裝飲用水的消費旺季也隨之而來。不過,根據相關數據統計顯示,抽檢結果不合格的飲用水大多是銅綠假單胞菌超標,這也直接影響飲用水安全。誠然,隨著水源質量的提升,生產加工改善,以及中壓紫外線消毒、超高溫瞬時殺菌技術和洗瓶機的應用,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飲用水不合格率,保證消費者飲用安全。
2019年1月,某報整理了全國及省級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自2014年—2018年以來,關于桶裝水的質量抽檢情況。抽檢結果顯示,5年內共檢出2300多批次不合格的桶裝水,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檢出銅綠假單胞菌超標。而我國飲用水標準《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包裝飲用水》明確規定,每250ml水樣中不得檢出銅綠假單胞菌。
與此同時,新國標《包裝飲用水》雖取消了菌落總數和霉菌、酵母等致病菌的限量要求,但是明確增加了包裝水產品中常見的環境污染微生物——銅綠假單胞菌指標。如若飲用水被檢出銅綠假單胞菌,產品不合格。可見,國家對飲用水微生物污染問題的重視。對此,飲用水生產企業也要嚴格把好產品質量關,保證飲用安全。
那么,如何防止飲用水中銅綠假單胞菌超標呢?行業人士分析認為,銅綠假單胞菌污染原因主要是在于水源水的污染和加工過程的污染。一方面水源安全是控制包裝飲用水安全的重要環節,飲用水加工企業要充分保證獲取的水源安全、衛生。另一方面,著重防止飲用水在生產加工中受到微生物污染,其中,要對飲用水和包裝材料進行徹底消毒、殺菌。
銅綠假單胞菌是反映飲用水衛生條件的主要指標,其“生命力”較為頑強,對消毒劑、干燥、低壓紫外線等理化因素具有很強的抵抗力。不過,在飲用水在生產加工中,采用中壓紫外線消毒技術,通過專業的飲用水紫外線消毒器可以將銅綠假單胞菌滅殺,并且能夠將水中的其它微生物一同滅活,從而更好地保障飲用水質量安全。
此外,由于包裝飲用水需要進行預包裝處理,這就需要直接接觸包裝材料,如瓶、桶、罐、袋等等。包裝材料是否安全、衛生也直接關系飲用水品質。
通常來說,飲用水包裝材料使用之前需要進行徹底清洗處理,例如飲用水瓶一般通過洗瓶機,采用高壓反沖噴洗,瓶壁的雜物能及時脫離掉入水箱中,達到徹底清洗瓶子的目的。
不僅如此,飲用水包裝之后還要借助125℃超高溫瞬時殺菌技術,可以瞬時殺菌,殺菌速度快,效率高,能夠滅殺所有微生物(包括繁殖體、芽孢等),不產生任何消毒副產物,同時對原水水質不會產生任何影響,保留部分人體所需的礦物質和微量元素。如若再將超高溫瞬時殺菌技術和飲用水無菌包材結合起來,可有效地控制產品的微生物總量,避免菌落超標。
根據報告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瓶裝水零售市場規模高達1900億,預計2019年瓶裝水將實現10%的增長,或將突破52%的飲料行業占比,到2020年銷售額將接近2000億元。面對龐大的需求市場,保證瓶裝飲用水的質量安全是企業必須足以引起重視。因此,飲用水加工企業要嚴把水源安全,生產安全,通過專業的消毒、殺菌技術、洗瓶機等保障包裝飲用水質量安全。
(審核編輯: 智匯婷婷)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