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3日,第三屆百度AI開發者大會主論壇上,百度CTO王海峰博士宣布百度大腦正式升級為5.0,在算法突破、計算架構升級的基礎上,實現AI算法、計算架構和應用場景的融合創新,成為軟硬一體 AI大生產平臺。
現場,王海峰分別列舉了氣象信息采集、地圖數據生產、水肥種植的案例,展示了百度大腦在助力產業開發者、改變傳統生產效率、乃至改變傳統行業生產方式方面的強大實力。
此次大會上,京東方植物工廠跟百度大腦進行合作,推出AI植物工廠智能無土栽培解決方案。
農業領域目前面臨巨大的人才短缺的問題。京東方植物工廠也存在這一問題,如何能把農業專家的經驗快速的規模化復制,成為整個行業迫切的需求。
位于北京大興區龐各莊的京東方植物工廠是一所占地面積達 4160 平方米的現代化農業種植基地,經過了幾年的發展,這里實現了無紙化管理且周年穩定生產。整個工廠中僅有三名工作人員,其中兩名工人負責日常的播種、移苗、采收、清洗等工作,而作為農業專家的李開則主要負責蔬菜生長管理、植保等技術工作。
在雙方共同努力下,基于百度大腦的視覺技術、EasyDL、飛槳(PaddlePaddle)、EdgeBoard等AI產品技術,已實現水培蔬菜智能種植。
通過無土栽培蔬菜的克重識別模型、蟲害監控模型、生長影響因素模型,打造的智能無土栽培解決方案,提供智能水肥決策、蟲情智能預警、大棚智能環控系統、智能排產與供應系統,能夠對水培蔬菜全生命周期進行智能化管理,對蔬菜排產及供應鏈前端進行管理與預測,助力無土栽培農業低成本推廣,將專家個人經驗轉化為戶戶都會用的自動化系統。
比起傳統的土壤種植,植物工廠目前的培育速度明顯要快很多,周期也更短,例如生菜在溫室大棚里也要 70~80 天才可成菜,而在京東方的植物工廠里只需30~40 天,且不受季節的影響,全年都可以種植并采收到新鮮的蔬菜。相比傳統大田種植,更能實現節水 90% 的效果,并且產出的蔬菜都無農藥殘留,保障了食品安全。
此外,由于機器自動識別的標準化與準確率優于人工,也提升了蔬菜的品質和產量。據了解,植物工廠引入百度AI技術之后,初步估計產量提升了10%~15%;種子、基質、營養液這類的生產資料的使用,降低了10%~15%的用量。由于對專業人才依賴的降低,也解放了農業專家,使其工作效率提高了3倍。
京東方植物工廠借助百度大腦大大降低了高科技精細農業對專家的依賴度,農學專家個人經驗被數據化,轉化為戶戶都能用的智能系統,讓水培種植農業推廣成為可能。
(審核編輯: 劉傳龍)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