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份,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持平,環比下降0.3%;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同比下降0.3%,環比下降0.1%。上半年,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比去年同期上漲0.3%,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上漲0.1%。
從數據來看,2019年6月份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下降,出廠價格基本持平。另外,筆者注意到,在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中,醫藥制造業價格同比上漲2.1%,上半年價格同比上漲2.3%。
可見,2019年6月份,醫藥消費升級及市場需求依然強勁,醫藥工業上升趨勢良好。從原因分析來看,筆者認為主要受兩個方面的因素影響。
一方面,國家藥品帶量采購在11個試點城市落地實施,降價效應顯著,減輕患者用藥負擔,給國內醫藥行業的轉型發展加碼。
同時,隨著醫藥行業變革的持續,減稅降費等利好政策的推進,一致性評價以及兩票制繼續推廣,大量規模小、研發實力弱的企業逐步被淘汰,行業集中度進一步提升,醫藥制造業得到進一步升級,龍頭企業強者恒強。
據了解,具備實力的龍頭企業當前正在打造更強的競爭力,例如在人才方面,花重金引進海外高層次及留學人才,招納相關領域的專業人才以保持醫藥創新,推動企業研發技術水平快速提升與國際接軌,未來這些具備創新活力的企業勢必會在國內掀起一片創新的熱潮;在研發投入方面也下大功夫。有企業表示,2019年以來國內醫藥研發投入持續加大,新藥研發已逐漸從低端仿制轉型到市場前景廣闊的高等階段,創新迫在眉睫。
另一方面,科創板給生物醫藥行業提供了創新發展空間,為我國創新藥企,尤其是初創型藥企提供了重要的融資渠道。
其中,比較驚喜的是第五套上市標準,業內指出,這套標準對醫藥公司盈利不做要求,強調創新和技術,為大量生物科技公司上市提供了條件,尤其是為創新型的生物科技類公司提供了良好的平臺。
根據不完全統計,截至6月16日,申報的企業數量已有123家,其中醫藥制造業企業共有16家,占比為13%。可見醫藥制造企業將在良好的融資環境下得到更有力的支持,未來發展也將向好。
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醫藥制造業銷售收入將達到28333億元;未來五年(2019~2023年)年均復合增長率約為8.53%,2023年將達到39313億元。另外,2019年,我國醫藥制造業利潤總額將達到3430億元;未來5年年均復合增長率約為12.39%,2023年將達到5473億元。
總的來看,醫藥制造業的發展勢頭強勁,被業內高度關注。有行業人士分析表示,從所屬行業來看,截至去年年末,券商持股市值排名靠前的行業中就包括醫藥制造業。
筆者認為,我國醫藥制造業前景廣闊,未來將持續被看好。不過需要高度重視的是,醫藥創新是產業升級及可持續發展的主要推動力,在當前藥品市場面臨降價、競爭愈加激烈的情形下,競爭少、價格高、盈利能力強的高等創新類藥品將成為企業關鍵的利潤增長點。
(審核編輯: 林靜)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