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是中國久負盛名的“瓜果之鄉”,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新疆就開始大力推進特色林果基地的建設。如今,水果業已成為新疆的支柱型產業。但隨著果業的進一步發展,水果貯存運輸損耗、生產過剩這兩個問題漸漸開始凸顯。那么,當地果企該如何解決這兩大行業痛點呢?
冷鏈物流減少水果貯藏、運輸損耗
近年來,新疆水果無論是內銷量還是出口量都在飛速增長,銷售半徑也不斷增加。隨之而來的是因貯存、運輸不當產生的水果損耗問題。眾所周知,水果的保鮮周期非常短,運輸時間長、運輸條件差都會造成水果腐壞變質。為了避免這一問題,越來越多的果企開始使用冷鏈物流運輸水果。
冷鏈物流包括了冷庫、冷藏車、冷凍柜等冷藏冷凍設備,能讓水果從貯藏到銷售的一系列環節都處于規定的低溫環境下,避免水果變質。值得注意的是,冷鏈物流在運輸時能根據不同水果的保質期設定不同的儲藏溫度和運輸時間,提升運輸效率的同時大大減少了水果在貯存、運輸過程中的損壞。
近幾年,自治區政府也在大力扶持當地冷鏈物流的建設。據悉,自治區政府于去年新出臺《關于加快發展冷鏈物流保障食品安全促進消費升級的實施意見》,其中明確提出到2020年,要初步建成“全程控溫、標準規范、運行高效、安全綠色”的冷鏈物流服務體系。這一意見的出臺將進一步加快自治區內冷鏈物流的建設腳步,有利于解決水果損耗問題。
水果深加工設備解決水果生產過剩
除了貯存運輸中的損耗問題,水果生產過剩也是目前新疆果企面臨的困境之一。據統計,2018年,新疆特色林果產量近1605萬噸。其中,園林水果產量1059萬噸。預計2019年,新疆水果產量還將進一步增加,水果生產過剩成為了不可避免的問題。相關果企要想突破這一困境,就可以選擇發展水果深加工。
水果深加工是指利用水果深加工設備,將新鮮水果制成果干、果醬、果汁等高附加值產品。近些年,隨著殺菌技術、真空冷凍干燥技術、超微粉碎技術、萃取技術及相關設備等在果蔬加工領域的普遍應用,水果深加工日趨多元化,其帶來的經濟效益也越來越高。
據悉,新疆某水果集團已經開始走水果精深加工之路。該集團于去年5月開工建設水果罐頭生產線,用以解決當地水果生產過剩問題。新疆伊犁區則投資建設了桃子深加工生產線,項目可年生產桃子罐頭約5250噸。自治區內某科技有限公司通過生產杏仁蛋白粉、杏仁油等五十余種小白杏深加工產品,年消耗小白杏約10000噸。
小編結語:經過多年發展,新疆果業現已成為新疆重要的經濟增點之一。要想獲得更長遠的發展,就要從建設冷鏈物流、發展水果深加工等方面入手,解決水果運輸損耗、生產過剩這兩大行業痛點。相信在冷鏈物流和水果深加工設備的助力下,未來新疆水果產業規模還將得到進一步擴大。
(審核編輯: 林靜)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