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食品工業是我國現代工業體系中的首位產業,也是全球第一大食品產業。近5年來,食品工業增加值在全國工業增加值的占比穩定在12%左右,食品工業對全國工業增長貢獻率連續4年超過10%,在保障民生、拉動內需、帶動相關產業和縣域經濟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貢獻。日前,著名科普雜志《科學美國人》公布了2019年十大突破性技術榜單,包括了清潔環境、革新能源、促進健康、便捷生活與顛覆創新五個類別。在這些榜上有名的技術中,有哪些新技術將有助于食品工業迎接市場挑戰呢?
可生物降解塑料技術迎合食品綠色包裝需求
歷經百年的發展,今天塑料制品已經隨處可見,并且還在以不可思議的速度壯大。在食品包裝業中,塑料包裝占了很大一部分。但塑料垃圾很難降解,還會釋放有毒化合物。據悉,全球每年至少有900萬噸塑料垃圾流入海洋,對海洋生物及地球環境造成嚴重影響。
為了保護環境,很多研究機構都研發出了以玉米、甘蔗或廢油脂為原料生產的可生物降解塑料,但這種新型塑料的性能難以與普通塑料相比。此次上榜的可生物降解塑料技術由英國倫敦帝國理工學院、芬蘭梅特根生物技術公司等合作研發,主要使用低成本離子溶劑、生物酶處理纖維素或木質素來生產性能與普通塑料相近的新型可生物降解塑料。
如今,在環保趨勢的推動下,食品包裝材料的市場需求不斷向綠色化發展,食品包裝業亟需更環保的包裝材料來迎合市場需求。因此,新型可生物降解塑料的研發對食品包裝業有著重要意義。
新型食品跟蹤和術提升食品追溯能力
隨著物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食品安全追溯體系已成為各國重點建設項目之一。食品安全追溯體系的建設有助食品于生產管理規范化、標準化,提高供應鏈效率。當發現食品有質量缺陷時,追溯系統可迅速實現問題產品召回,降低食品安全風險。
此次上榜的食品跟蹤和包裝新技術能有效提高食品安全信息追溯能力。IBM公司在區塊鏈技術基礎上研發的云平臺IBM Food Trust能夠幫助食品行業快速溯源問題食品,而TimeStrip UK和Vitsab International等企業則研制出了帶有傳感器的食物標簽,不僅能幫助消費者辨別食品貯存環境是否適宜,還能辨別食物有無變質。
遠程協同呈現技術推動食品工業智能化發展
遠程協同呈現技術是建立在增強現實(AR)、虛擬現實(VR)及5G通信技術發展的基礎上,它能使人克服空間距離的阻礙,將人的感覺和行動實時傳送到別的事物上。它在食品工業上較為引人注目的應用,就是用機器取代人工。
遠程協同呈現技術不僅能使人類遠程控制機器人,而且還能感受到機器人所觸摸的東西,比如溫度、振動等。如將其應用在食品工業中,就能大幅提升食品加工設備的智能化水平,提高食品生產效率,助力食品工業邁入“工業5.0”時代。
食品工業在我國現代工業體系中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現下我國食品工業的市場競爭日趨激烈,保持積極增勢的同時也呈現出更多元化的態勢。加快發展與食品產業密切相關的加工制造技術,加快智能制造和綠色制造在食品產業的布局和應用,通過技術創新為產業發展提供動力,增強持續競爭力。對此,食品工業要用科技創新作為行業發展新動能,用科技創新迎接市場挑戰,實現食品產業鏈的無縫對接。
(審核編輯: 林靜)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