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化技術相當于制藥機械的大腦,可以提供計算能力,實現人機交互,讓生產過程更加簡單,自動化程度更高,運行更安全、穩定,也讓整個醫藥產業的發展“如虎添翼”。
一般而言,自動化技術是一種運用控制理論、儀器儀表、計算機和其他信息技術,對工業生產過程實現自動檢測、控制、優化、調度、管理及決策,達到高效生產、降低消耗、確保安全等目的綜合性高新技術,是促進人類社會進步與生產快速發展的動力。
而制藥生產過程的自動化,則是按照一定的制藥工藝路線,利用各種生產設備,借助于自動化儀表裝置代替人工操作,使生產在不同程度上自動地進行,最終將原料變為產品的過程。
在制藥行業快速發展,醫藥產品高端化的過程中,制藥機械的自動化水平受到了廣泛關注。以凍干機的自控技術為例,所謂的冷干機是指一個用來提供真空冷凍干燥技術的機械。這種機械被用來存放或者制造生物藥品。很多廠商生產出了很多種類型的凍干機,因此,醫院在進行凍干機的選擇時需要異常謹慎,一定要根據醫院自身的實際和制藥要求來選擇凍干機,比如溫度控制的范圍、真空的絕對程度等。
專家對此解釋:“因為在生產過程中,如果數據丟失或記錄不到位,會造成藥品的生產信息不明確,導致藥品無法順利出廠,引發整批藥品報廢的重大損失。”
為確保藥品質量,降低藥品生產成本,避免帶來重大的損失,有企業就進行了大力投入,進一步改善制藥機械。據悉,該企業借助工控電腦,所有的流程可通過自動化設備運行,有效減少了人工干預,降低了藥品交叉的風險。
具體而言,該企業的凍干機選用了工業平板電腦、工業顯示器和工業交換機等產品。其中,工業電腦可提供穩定的硬件和軟件平臺,目前,該企業采用的整體方案,可以讓企業在面對不同藥廠的客制化、個性化需求時做到游刃有余。
也有業內人士表示,在制藥行業規模不斷擴大的當下,相關領域需要注重自動化控制系統,比如生物制藥。生物制藥行業對無菌、凈化、滅菌、清洗等方面有著極為嚴格的要求。
基于生物制藥工藝過程中存在控制參數的復雜性,不同產品工藝關鍵點差異以及對無菌、清潔環境的高要求性等,制藥機械企業需要根據藥企和具體項目的特性、工藝流程、實地環境等客觀條件提供個性化解決方案。
業內表示,原有生產模式已經不適應規模化生產和高品質的要求,采用自動化和信息化相結合的手段,實現生產過程全自動化的批控制和批管理,能更好地適應生物制藥的發展前景。
不過,就當前生物制藥企業而言,很多企業還基本采用單元化、批量化生產為主,自動化大部分還局限在配液、發酵、濃縮和純化、CIP和SIP等局部單元,整個生產過程相對獨立,缺乏整體監控手段。
這對制藥機械企業來說是一大機遇,企業可以在自動化技術上發力,在為生物制藥企業提供高穩定性和高性價比自動化解決方案的同時,要積極探索和實踐自動化技術與制藥機械的融合發展。當然,這也是一大挑戰, 企業要迎接并做好應對的準備。
(審核編輯: 林靜)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