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需求為導向
社會對機器人的巨大需求是機器人產業高速發展的基礎。看到機器人產業大戰的前途,不失時機地切入機器人產業的發展,是企業家以需求為導向的具體體現。
社會對機器人的青睞受到技術、經濟和社會的多方面的影響。一般來說,降低成本是廠商使用機器人的最重要、要最直接的動因。避免商業糾紛也是廠商采用機器人的重要原因之一。此外,一些特殊領域和特殊工作使機器人成為廠商的唯一選擇。
由于全球人工成本的上升,使用機器人的成本相對較低,機器人越來越受到廠商的歡迎。特別是在工作量大的條件下,使用機器人的成本可能大大低于人工成本。
由于使用機器人可免于賠償工人致傷、致殘、致死而產生的巨額賠償,即使機器人的價格高于勞動用工成本,廠商也會樂于采用機器人。尤其在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條件下,因公致傷、致殘、致死而引發的商業賠償金額越來越高。
為了實現既定的目標,國家財政將會對重點支持產業的研發、技術孵化甚至產品銷售給予巨大的支持。
二、個性化服務
伯川德悖論的埃斯沃琪解法顯示,價格競爭并不總是有效的。處于交通便利地區經營者的價格具有競爭優勢,只要能夠提供便利的采買方式、周到的服務,即使經營者的價格稍高,也會有很多的消費者購買該經營者的商品。也就是說,價格競爭并不總是有效,優質的服務往往是贏得消費者和占領市場的法寶。
發達國家的機器人產業發展起步早、技術先進、服務體系完備,相對于中國具有明顯的優勢。在發達國家機器人廠商占主導地位的條件下,在強敵環視的背景下,以怎樣的方式切入機器人的開發、生產業務,是一項極具挑戰性的系統工程。
個性化服務實際上是根據相應的細分市場的具體需求,設計、生產最能滿足客戶需要的產品的一種經營戰略。由于機器人的用途廣泛,必然存在一些具有一定需求的機器人細分市場。只要進行深入細致的市場分析和市場調研,在機器人的發展初中期,企業總可以找到自己的用武之地。
發現合適的細分市場、找準產品定位是個性化服務的關鍵。只要該細分市場沒有被競爭力強勁的經營者占領,新介入者通過提供個性化服務的方式可以獲得較高速度的發展。
傳統的經濟理論認為,細分市場需求有限、購買力不足,容易導致企業虧損。實際上,在統一大市場條件下,由于高端經營處于有利的市場地位,往往對細分市場的需求不屑一顧,使得該細分市場的消費者或經營者的需求得不到滿足。
三、成本優勢戰略
中國是一個經濟大國,卻不是一個經濟強國;中國是一個科技大國,卻不是一個科技強國。成本優勢戰略是企業走出國門、開拓市場、戰勝競爭者的重要基礎。
如何有效地降低機器人的制造成本,則與企業的經營規模密切相關。用戶是否購買機器人,取決于多方面原因。其中,價格成為廠商是否使用機器人最關鍵的因素。隨著生產效率的提高,單位產品或單元分攤的固定費用降低,其成本就相應降低。
價格低了,用戶的成本自然會降低,用戶便可獲取更高的利潤。只有用戶賺了錢,他們才會為供應商進行口碑宣傳,供應商才能獲得更多的訂單。
(審核編輯: 智匯胡妮)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