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我國制藥裝備市場規模不斷擴大,出口量持續增加,產業發展已經有了明顯的進步。但是在質量管理方面還不能與藥企保持同步,常常出現藥企寧愿高價買進口設備的情況。那么,制藥裝備行業質量管理如何才能滿足藥企需求呢?
員工素質亟待提高
藥企的員工大多教育背景深厚,專業度高,且具有較高的個人素質。反觀制藥裝備行業,由于制藥裝備種類繁多,對于員工的要求也各有不同,機械專業、計算機專業等多類人群都可以進入這個行業,但不少人沒有從事制藥裝備領域的經驗,很多規范和專業性的知識都是在進入企業后學習。
隨著GMP認證結束,制藥裝備市場規模增速放緩,制藥裝備企業在調整升級的過程中,部分企業為了壓縮人工成本,甚至會招納一些低素質員工,導致質量管理體系難以提高。
提高管理層認知
對于一家企業而言,管理層的認知、判斷以及決策影響企業的發展方向。藥企的管理層多由內部培養,對企業的具體發展情況有深入的了解。且企業負責人具有較高的質量意識和法規意識,能夠推進質量管理體系的改進與完善。
而在制藥裝備行業中,因多以中、小型裝備企業為主,管理層對質量管理的認識各有不同。有些企業的管理層為了謀求眼前利益,不顧質量好壞,盲目投入生產,以低價競爭打開市場,卻難以實現新的發展。
有業內指出,制藥裝備行業的企業負責人很多是銷售出身,更注重投入和收益。雖然企業追求利潤很正常,但是如果沒有考慮到質量管理體系的有效運行,企業也會付出相應的代價。
加大投入心血
制藥企業的開辦需要“過五關斬六將”,必須重視質量、生產安全等方面管理。而制藥裝備企業的開辦條件較為簡單,其主要目的就是為了推廣產品和技術,在保證生存的基礎上擴大規模,贏得更多的商機。
因為入門門檻低,導致制藥裝備行業存在規模小、產能低,質量管理體系不夠完善等問題。當企業步入正軌,由于管理層缺乏該方面的認知以及利益方面問題,質量管理往往會變成一種形式,一種空口號。
監管亟待加強
藥品的質量安全與人們生命健康息息相關。藥企每年都需要接受層層監管、重重考驗,系列醫藥政策持續出臺,藥企對質量管理絲毫不敢松懈。
反觀制藥裝備行業,由于監管力度較小,且產品抽檢存在局限性,很多制藥裝備生產和經營企業在質量體系建設運行方面抱著僥幸心理。不僅產品質量難以保證,而且還有一些低水平重復、假冒偽劣產品橫行于市場。
總的來看,以上就是制藥裝備行業難以在質量管理方面與藥企同步的原因,這也是國產制藥裝備產業難以走向“制藥裝備強國”的主要瓶頸。對比國外進口的設備,雖然昂貴且維修成本高,但在質量方面有所保障。因此,我國的制藥裝備行業還需從提高員工素質和管理層認知、加強監管等方面推動行業發展。
(審核編輯: 林靜)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