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寒料峭之際,不少地區陷入了連日的陰雨天氣。時值春茶采摘上市,茶葉品質成為眾人關心的重點。據專業人士介紹,陰雨天氣容易增加茶葉含水量,對后續加工要求提升;茶葉病蟲害的防治變得愈發困難;一旦排水不暢容易出現濕漬害等,影響茶葉根部的生長……當然陰雨天氣并不只全然帶來壞處,陰雨天氣將溫度起伏控制在一定范圍內,使得茶葉生長緩慢,更利于營養成分的積聚。下面筆者就針對陰雨天氣對春茶產生的部分不利影響,提出解決方案。
雨水或讓茶葉采摘期集中 采茶機幫忙提效增量
前面說過,雨水天氣會使得茶葉生長緩慢,如果后期天氣放晴,氣溫快速升高,茶葉容易集中萌發,造成生產期集中來不及采摘,影響茶農經濟收入。此外,對于已開采的茶園,需要利用陰天或雨停間隙加快采摘,對采摘工人效率要求高。
從往年來看,茶葉采摘和用工的矛盾已經成為茶葉產業發展的瓶頸,加快發展茶葉采摘機械化勢在必行。據某地茶農介紹,一臺采茶機日采摘鮮葉五千多公斤,相當于100多名采茶工一天手工采的量。高效率使其能夠快速適應采摘茶葉時的高強度作業。當前市場上常見的采茶機按采摘方法不同分選擇性采茶機和非選擇性采茶機兩類。拿選擇性采茶機來說,需要利用計算機視覺系統識別茶樹嫩芽并實現定位采摘,這類設備不僅可以保證葉片的完整性,還能使整個采摘過程完全自動化,但當前機器視覺的識別效率還有待提高。
總體來說,采茶機用機械化作業替代人工,不僅可以降低用工成本,而且能夠將采茶效率成倍提升。目前亟需提升采茶機采摘的茶葉品質,使采茶設備能夠為高品質茶葉服務。
茶葉加工遇難題 烘干設備需給力
采摘時候遇上連綿陰雨容易使茶葉鮮葉含水量較高,使后期加工技術難度大幅增加。若加工出的茶葉水分過高,則容易霉變,難以存儲。據北侖一茶廠負責人介紹,應對這種現象,公司從技術上采取了補救措施,一是延長攤青時間,二是嚴格干燥工藝,促進水分蒸發。
將當天采摘到的新鮮茶葉,均勻攤放于陰涼通風的環境下,使得茶葉自然散發水分和青草氣,被稱為攤青,也叫萎凋。陰雨天氣時候空氣濕度相對較大,適當延長攤青時間才能進一步減少新鮮茶葉中的水分含量。
實際上制茶過程也是干燥過程,像殺青需要用高溫殺死葉細胞,使其停止發酵;干燥過程需要將水分蒸發;精制時候的覆火需要對茶葉進行再次干燥。以茶葉殺青設備為例,當前市場上殺青設備主要對能源來源做了區分,有微波茶葉殺青設備、熱泵茶葉殺青設備、電殺青機等。其中以微波、熱泵作為能源來源的設備,因其節能環保的特性受到更多消費者歡迎。這些設備均能夠根據不同季節、不同品種、不同的采摘時間等對殺青工藝參數進行調整,從而使茶葉達到理想殺青效果。
隨著茶葉加工設備機械化程度的提升,復雜天氣導致的茶葉品質難題有了可靠的解決方案。還望未來能有更完善的茶葉加工設備出現,推動茶葉加工生產的進一步發展。
(審核編輯: 林靜)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