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品的質量好壞關乎療效,影響人們的身體健康。近年來隨著二胎政策開放、人口老齡化加劇,國內用藥需求以及要求的提升,藥品質量問題越來越受國家重視,提升藥品質量、保障用藥安全刻不容緩。
業內指出,從制藥產業來看,影響藥品質量的三個關鍵因素是原料藥、藥用輔料和制劑工藝。其中,國產藥用輔料行業起步晚,行業集中度低,質量標準體系不夠完善,導致國產藥用輔料開發和生產相對落后,市場上的藥用輔料產品質量參差不齊品種,而高端藥用輔料主要依賴進口,制約國產藥物的質量水平。
為提升我國藥用輔料質量,國家藥監部門高度重視并逐步加強藥用輔料行業的監督管理,持續完善藥用輔料質量標準體系,我國藥用輔料行業正逐步向規范化、標準化發展。
在藥用輔料質量安全方面,藥用輔料質量管理正逐漸趨嚴。其中,《藥用輔料生產質量管理規范》對藥用輔料的質量控制進行了較為全面、系統的規范。
2012年,原國家食藥監局發布《加強藥用輔料監督管理的有關規定》,進一步加強藥用輔料生產、使用的監管。
另外,2015版《中國藥典》從品種收載、標準體系的系統完善、質控水平的整體提升等方面進一步提升了藥用輔料的質量標準要求。
在藥用輔料注冊審評方面,2016年以前,我國原食藥監局對藥用輔料實行分類管理、分級注冊。
2016年8月,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發布《總局關于藥包材藥用輔料與藥品關聯審評審批有關事項的公告》,明確“將直接接觸藥品的包裝材料和容器、藥用輔料由單獨審批改為在審批藥品注冊申請時一并審評審批”。此前已受理的藥品、藥包材和藥用輔料注冊申請繼續按原規定審評審批。
在藥用輔料標準方面,根據2020版藥典,將重點增加原料、中藥材、藥用輔料標準的收錄。其中,征求意見稿中明確提出,進一步加強和完善藥用輔料和藥包材藥典標準體系,增加常用藥用輔料和藥包材標準的收載,推進成熟的新型藥用輔料和藥包材標準的收載,重點加強對高風險制劑(注射劑、眼用制劑、吸入制劑以及動物來源)用輔料的制定;推進藥用輔料和藥包材的更新換代。
業內表示,我國藥用輔料生產廠家數量眾多,市場競爭激烈。國外的藥用輔料廠家,如德國默克等國際輔料生產巨頭進入我國藥用輔料市場較早,且擁有一定的穩定的市場份額。這些大型藥用輔料企業憑借其資金、技術實力的優勢,在部分產品市場占據壟斷地位、獲得超額利潤,因此,國產的藥用輔料要想與之競爭,并非一帆風順,其中關鍵的因素就是標準的完善。
進入2019年,國家藥用輔料標準修訂草案密集公示,可見我國藥用輔料行業已經在標準規范化的路上。在此背景下,藥企能否搭上藥用輔料行業的快車,提高藥品質量水平,將是其以轉型帶動增長的關鍵。
另外,有業內人士表示,隨著藥用輔料生產質量管理規范、質量標準的不斷提高,藥企需要滿足更高的質量要求,投入的成本必然也會提升,藥企需要在成本控制方面合理管理。
(審核編輯: 林靜)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