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富聯副董事長李杰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關燈工廠”應該是無憂工廠,其意義在于從傳統的以人為中心變成以數據中心的管理。實現“關燈工廠”需要打造新一代智能系統,將數據變成有價值的資產。世界經濟論壇日前公布的全球制造業“燈塔工廠”新成員名單顯示,工業富聯“關燈工廠”入選全球16家工業4.0未來智慧工廠之列。
聚焦工業大數據應用
中國證券報:工業大數據和普通大數據之間有什么差異?
李杰:傳統的大數據一般指社交數據,其特點是比較發散。比如,購物消費過程中信用卡產生的數據記錄。而工業大數據是聚焦性思維,目的性強。比如,企業的成本、效率、質量、環保、安全等都是數據聚焦。企業把數據挖掘出來,且越挖越深。
應用消費社交大數據,可以解決個人生活舒適性的問題。而工業互聯網講究可靠性和無憂性,不能把商業社交的互聯網行為用在工業互聯網上。
制造企業提高工業發展水平要加強訓練、創新。這個過程使得人力結構發生改變。不是用機器取代人,而是讓機器幫助人去做不能做的事。提高效率,釋放出的人力用來做系統決策和優化。
中國證券報:相對于BAT等企業,工業富聯在工業互聯網領域有何競爭優勢?
李杰:工業大數據對預測和分析結果的容錯率遠比互聯網大數據低。利用互聯網大數據進行預測和決策時,僅考慮兩個屬性之間的關聯是否具有統計顯著性,其中的噪聲和個體之間的差異在樣本量足夠大時可以忽略。但在工業環境中,僅僅通過統計顯著性給出分析結果,一次失誤就可能造成嚴重后果。工業富聯的優勢在于專業領域的積累。比如,有效數據的積累以及不可缺少的場域驗證。
拓展“關燈工廠”
中國證券報:工業富聯“關燈工廠”如何運作?
李杰:工業富聯已在深圳、成都、鄭州、太原等地運行了7座試點關燈工廠,包括精密機構件加工工廠、精密刀具加工工廠、精密組裝測試及包裝工廠等。以工業富聯深圳龍華園區某項目為例,整個項目導入108臺自動化設備并完成聯網化。整體項目完成后,人力節省88%,提升效益2.5倍。
中國證券報:實現“關燈工廠”需要克服哪些困難?
李杰:“關燈工廠”不是無人工廠,而是無憂工廠。只有把工作放到前端,在前面做決策才是無憂工廠。關燈工廠的意義在于改變了人力結構,從傳統的以人為中心,變成以數據為中心的管理。
難點是找到不知道的潛在問題,明白可見的(如電、質量)或不可見的問題怎么找,要懂得在數據端找到一些還沒有發生的狀況。當前,制造企業在向“關燈工廠”轉型首先是能力不夠,其次是沒有時間,第三是沒有環境和工具。這需要企業打造新一代智能系統,訓練工程師怎么把數據變成有價值的資產。
構建融合生態
中國證券報:工業富聯的“關燈工廠”是否具有快速復制能力?
李杰:工業富聯的“關燈工廠”先在企業內部解決提質增效、降本減存的問題。之后,工業富聯開始向外賦能,成立了“燈塔學院”,賦能客戶以及供應鏈企業。聯合應用鏈工廠和客戶的工廠打造合作生態。富士康有17萬臺機床、近八九萬臺機器人(15.330, -0.10, -0.65%)以及1600多條生產線,數量占全球同類產線總量約14%-15%。工業富聯會先把這些生產線做到最好,生產線都做到“關燈工廠”標準。
中國證券報:如何運用工業互聯網技術賦能中小企業?
李杰:富士康以前靠“蛋黃”(產品)賺錢,而工業富聯是“蛋黃+蛋白”的盈利模式,服務端也可以賺錢。專業知識強的企業帶頭,帶來提質增效、降本減存效果。融合戰略生態模式需要推動開放性的分享,在競爭中產生合作。工業富聯以開放的生態環境,用“霧小腦”、“富士康云”等產品,實現企業間的價值共享。
(審核編輯: 智匯小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