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剛開啟不久,美施貴寶、禮來、武田等制藥巨頭就作出了巨額并購的動作,惹得醫藥圈猜測不斷。
1月3日,美國制藥巨頭百時美施貴寶公司宣布將以740億美元收購生物制藥公司新基醫藥。
合并后的公司將擁有9種產品,每種產品都將創造超過10億美元的年銷售額。其中,明星產品包括新基制藥的多發性骨髓瘤藥物Revlimid和百時美施貴寶的肺癌治療藥物Opdivo。
業內表示,這起并購如果能順利完成,將是生物制藥史上第四大并購交易。
1月7日,禮來宣布將以235美元/股的價格全現金收購Loxo Oncology公司,交易總額約80億美元,預計將于2019年第一季度末完成。
公開報道顯示,Loxo Oncology在研管線中包括LOXO-292、LOXO-305、LOXO-195等重磅藥物,其中還包括此前引起行業大范圍討論的“廣譜抗癌藥”Vitrakvi(LOXO-101)。
業內認為,禮來此次收購是對公司腫瘤產品線的強化。
1月8日,武田制藥宣布完成對罕見病公司夏爾(Shire)的收購,交易金額約624億美元。
武田中國區負責人表示,收購夏爾后將會聚焦六大核心的治療領域——腫瘤、消化、神經科學、疫苗四大領域,同時新增了罕見病治療領域,并將增設獨立的全球血源制品事業部。新武田的六大核心戰略領域將成為發展的引擎。
綜上三大制藥巨頭并購情況,其交易的原因出于多方面的考慮,例如行業趨勢、監管力度、管線互補、分擔研發投入、競爭等方面因素。業內指出,尤其是那些依賴大型領域的老牌藥企,對于新型的研發管線需求更大。
業內認為,2019年,“抱團取暖”或將成為制藥行業一大趨勢。這些制藥巨頭在進行“大魚吃小魚”的同時,隨著中國本土創新藥企的崛起,中外藥企間的藥物互相合作、授權實際上也多少會受到并購的影響。
實際上,2019年伊始,我國醫藥行業的并購案也頻頻發生。
例如,1月3日晚,江中藥業發布公共,約3.8億元收購桑海制藥、濟生制藥兩家公司51%股權。
江中藥業表示,本次交易完成后,公司將與桑海制藥、濟生制藥在財務管理、業務拓展、公司治理及企業文化等方面逐步融合,存在融合或整合不達預期的風險。
另外,浙江京新藥業近日發布公告,其全資子公司內蒙古京新擬或將以1418.26萬元購買京新控股持有的元金藥業86.67%股權。
業內表示,通過資源整合和規范養殖,有利于京新藥業提升核心產品的競爭力。
進入2019年,我國醫藥行業在一致性評價的持續推進,帶量采購工作的開啟,以及審批審評提速等方面的影響下,單一產品線的創新藥企已經很難抵御風險,另外一些仿制藥上市公司也面臨轉型壓力。因此對于創新藥企業而言,并購融資意味著有“大樹”可以依靠,仿制藥企業則意味著產品線可以互補,利好雙方的發展。
(審核編輯: 林靜)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