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第二十屆中國專利獎頒獎大會成功。通過搜索名單發現,此次大會中有多個食品工業相關專利項目獲得獎項,為推動食品工業發展做出特殊貢獻。那么今天筆者就來帶你詳細看看哪些獲得專利金獎的項目,看這些發明專利將會給食品工業帶來哪些新的變化。
一種濃縮蘋果清汁大容量罐群低溫無菌貯存方法(專利號:ZL200910229390.9)
當前在水果深加工中,濃縮果汁成為較普遍的加工方式,但這種深加工技術門檻不高,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成為入局企業的共同追求,擴大單體包裝容量節約儲運、包裝成本成為行業普遍現象。這需要將果汁存儲在大容量儲藏罐中,為確保果汁的生產安全,需要儲藏罐無菌存儲。在各類方式中,存在無菌桶容量小、充入惰性氣體成本高等缺陷。
此專利就是針對以上已有技術的不足進行的研發。通過實驗發現,儲藏罐的果汁進入管路需要直接延伸至罐底,并在呼吸口處安裝無菌空氣過濾器;同時儲藏罐需要安裝單獨走管的CIP管路,噴頭采取全方位旋轉式噴頭方便清洗儲藏罐。通過對儲藏罐此番改造,再加上果汁事先使用巴氏殺菌設備滅菌消毒,能夠保障十個月內果汁的細菌總數、霉菌、酵母菌等菌群均低于1cfu/ml。據測算,這種方式能將濃縮果汁成本降低一半以上,大大提升企業的盈利能力。
一種軸向喂入式稻麥脫粒分離一體化裝置(專利號:ZL201310718391.6)
當前我國產出的收割機多在凹板篩前部先被脫粒,再在凹板篩的后部進行分離,造成了收割機脫粒滾筒長度較大;早先也有專利嘗試切流與縱軸流組合式脫粒分離裝置,由切流滾筒對農業物料進行初脫分粒,縱軸流滾筒再進行復脫分離,但這種多個脫粒滾筒的結構使得收割設備結構復雜化,且對動力需求較高。
該專利針對當前市場上收割機自身結構龐大、對動力需求過高的缺陷,嘗試將收割機脫粒分離裝置的蓋板設計成農業物料的脫粒結構,再采用凹板篩對脫粒后的籽粒進行分離,從而縮小聯合收割機的結構,脫粒分離滾筒數量也將減少,簡化收割機的傳動系統和動力需求,推動收割機脫粒分離裝置結構改進和功能的提升。為實現這一設想,團隊研發出刀形齒柵格蓋板與縱軸流滾筒一體化脫離結構、導流式分離凹版篩、螺旋-軸流葉片錐形喂入頭、動定刀碎草及拋草導流等新技術,成功簡化收割機的同時,還推動專利拓展應用進小麥、大豆、谷子等多種作物,大大增強設備實用性。
冰箱(專利號:ZL201510264463.3)
冰箱作為制冷設施中的重要成員,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發揮巨大作用。但喜歡烹飪的主婦們發現,在放入部分菜品時候,會出現冰箱制冷不夠快速;或者冷藏區有死角,溫度不夠均勻使得部分菜品可能出現腐敗現象。如何讓冰箱的溫度保持均勻一致上,有人提出了新的想法。
該專利技術通過了即時傳感模組與風量分配器協調配合,能夠實現冰箱冷藏系統按需精準、分區域獨立送風,實現對放入的食物迅速制冷的同時,減少箱內溫度死角。這需要有紅外感溫模塊、風量分配器、精確控溫算法三大模塊共同作用。紅外感溫是對冰箱溫度的探知,需要對角度、安裝位置進行考量設計才能實現快速反應;專利采用風量分配器包含三個負責不同方位的出風口,同時能獨立開關,實現送風的自由化;控溫算法能夠根據紅外感測溫度,計算出每個區域所需制冷量,自行調節壓縮機轉速以及風機轉速,實現智能按需送風。
煮飯器和用于煮飯器的蓋體組件(專利號:ZL201520499692.9)
煮飯器也是廚房電器中必不可少的一項,但蒸汽式煮飯器難以清洗,容易藏污納垢讓不少人犯了難。并且拆卸后零部件過多,容易丟失使煮飯器難以使用。為解決這一痛點,專利將煲體設計成有容納腔的形式,并配備蒸汽發生裝置。蒸汽通道構件包括上殼體和下殼體,下殼體設置在可拆蓋部件上。使得蒸汽通道構件能夠隨可拆蓋部件一起拆下,同時避免了零件的丟失。
可以看到,這些專利都在一定程度上極大解決了當前食品各個領域的痛點,還望未來能有更多創新人才入局食品相關行業,通過對技術、設備的不斷改進,推動食品工業加速發展。
(審核編輯: 林靜)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