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云提出,新制造的核心是數據,是制造業和服務業的完美結合。什么是阿里的新制造?如何實現新制造?此前,阿里巴巴淘工廠宣布聯手阿里云IOT團隊走進車間,通過部署IOT設備數字化改造服裝廠,實現新制造。
據介紹,淘工廠在產能共享的基礎上,將生產線轉化為數據聯網,通過銷售到生產端的數據互通,實現制造的大規模高效協同。目前全國已有20家工廠完成改造,并計劃本財年內改造200家數字化工廠。
5萬元改造數字化工廠
杭州點石服飾是阿里巴巴淘工廠改造的第一家數字化工廠,也是阿里新制造的“樣板工廠”。但當記者走進點石的時候,并沒有發現太多的“高科技”產品。
“我們改造過程中,讓工廠外部的變化盡量小一點。”阿里巴巴淘工廠總經理袁煒說,太高科技的改變對中小企業來說并不一定是好事,不僅需要大規模的員工培訓,改造成本也高。在點石2000平的工廠里,阿里布置了20多個攝像頭,改造成本就5萬元,“我們希望通過視覺分析收集數據的方法,走一條低實施成本、低侵入式的改造之路”。
據介紹,攝像頭是數字化改造的重要環節,20多個攝像頭每天超過1億次掃描,將工廠的生產全過程變成可量化的數據上云,實現動態同步數據,訂單狀態異常預警以及產線視頻點播,讓各方無論在哪里都能及時了解生產情況。
攝像頭采集的圖像經由后臺處理分析,可以直接知道各個環節的生產數據,各方通過釘釘協同系統,就能實時知道一批貨物的布料什么時候到貨,什么時候進入剪裁,已經生產了多少件等等信息。袁煒說:“這減少了雙方反復確認的溝通成本,而且買方可以直接經由攝像頭看到現場情況,提高結果的可信度。”
不僅是實時了解生產情況,數字化的改造對生產的排期也提供了決策依據。
杭州點石服飾總經理王存石說:“線上數據的預測讓我能夠對每個款式的訂單提前有所準備,工廠運轉變成數據在手機里面反映出來,我會第一時間去解決我在流程上出現的問題,甚至大大小小不同的訂單,怎么在我的生產線組合最劃算都可以計算。”
據了解,像點石這樣百人規模的工廠改造成本僅需5萬元左右,通過計算機視覺算法,優化生產流程,即可使排產提升6%,交付周期縮短10%,完成了制造業和服務業的完美結合。
袁煒說,如果每一家零售品牌能夠利用淘工廠平臺節省20%的供應鏈管理成本,減少50%的無效庫存,平均交期縮短10%,品質退款率降低50%,真正通過大數據實現精益生產,那么這就是淘工廠希望做到的新制造賦能新零售。
大規模生產協同助力柔性生產
“確定性對我們很重要。”淘寶13C店掌柜范峻杰說,店鋪有明確的預售發貨期,要供應鏈時效不行,15天后明明應該有5000件,但工廠只給你2000件,怎么辦?那只能退款。對工廠而言只是一次延期的賠付,但對網店來說,會直接影響顧客對店鋪的好感和評價,一家網店很可能因為一次上新失敗遭到重大打擊。
“我們的核心是什么?商家有這個需求的時候,利用大規模的網絡協同效應,我們隨時能夠確定性地解決掉。”袁煒說,通過數字化淘工廠對我們數據的全開放,我們知道這家工廠擅長什么,那家擅長什么,有什么規模的流水線,幾天后流水線有空檔,“在商家有需求的時候,通過數據計算,我可以把商家的需求拆分交給十幾家合適的工廠共同生產,形成一個生產組合,使生產效率大幅度提升。”
就在今年俄羅斯世界杯,俄羅斯商人發現,無法找到能短時間內生產出超大批量吉祥物的工廠,最終他們決定“上淘寶剁手”。淘工廠通過阿里云IOT的工業互聯網平臺,迅速整合了位于安徽、湖南、廣東等超過10個省的30多家制造商,在30天內趕制成100多萬個大大小小的吉祥物,完成了這次“拯救世界杯的任務”。
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中國內貿事業部總經理汪海說,從消費互聯網到產業互聯網的過程中,數字化滲透領域的逐漸深入,帶來的是互聯網從流量優先走向效率優先。“效率優先是互聯網和實體經濟融合最強的共同語言。淘工廠打造的柔性供應鏈平臺就是通過供給和需求充分數字化后實現高效協同,從而達到整個制造到流通鏈條的效率最大化。”
汪海解釋說,阿里巴巴擁有買家、賣家、零售商的連接平臺,再通過工業互聯網平臺,連接并打通供應鏈與產銷的數據流,生產信息將被直接送達給制造企業完成生產,從而真正實現柔性定制。“所以新制造不僅幫助企業生產效率提高,更重要是幫助企業利用新技術提升經營能力,甚至將制造業與服務業打通”。
“我們現在還只是推薦商家周邊的工廠生產,但不同地區的生產優勢逐漸凸顯,比如在廣州生產牛仔褲,在江西生產羽絨服,分散到各地生產就會比集中在家門口生產更有優勢。”袁煒說,現在主要還是因為信任問題,我們希望通過加強透明化、數字化的建設,慢慢去促進這種大規模網絡協同效應。
(審核編輯: 智匯小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