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019年,大小制藥裝備企業都開始急著探索并尋找新的商業路徑和手段,以求擁有更好的發展空間和更多的資源。回顧2018年,制藥裝備行業在變與不變中砥礪前行,而2019年,制藥裝備行業也將在新機遇、新技術中繼續尋找春天。
2018年以來,藥品企業部分產品招標放量以及新進醫保放量、“兩票制”推進、醫藥產業結構調整優化等因素都在助推制藥裝備行業的快速發展。業內分析,隨著醫藥政策的出臺實施、人口老齡化程度的加深、二胎政策的放開等,制藥裝備行業還會迎來更多的機遇。
比如帶量采購政策的落地,短期來看,該政策將對醫藥行業產生負面沖擊,但長期來看,將推動產業升級,并由仿制向創新轉型。這意味著,當下及未來,制藥裝備企業的投入重點也需要向創新傾斜。盡管這條路充滿曲折,但對于制藥裝備企業而言,這就是新機會、新機遇。
其實,不只是帶量采購政策,近幾年,國家發布的很多政策、規定都在釋放鼓勵企業創新的信號,如《關于加強和促進食品藥品科技創新工作的指導意見》、《關于深化審評審批制度改革鼓勵藥品醫療器械創新的意見》等。
上述政策都在表明,關注創新、踐行創新理念、研發創新技術是制藥裝備企業不用再質疑和討論的必經之路,關鍵還是在于企業本身有無這個意識。
業內專業人士也認為,從國家的大方針來講,在鼓勵藥品企業、制藥裝備企業創新方面一直是非常積極的,對這些企業來說,客觀講,是機遇也是挑戰。另外,對創新投資和創新孵化也是非常有利的。
除此之外,2019年也會是制藥裝備行業新技術誕生較多的一年。有觀點表示:“醫藥的黃金時期,才剛剛開始。”行業會更加聚焦精英創業,關注硬科技、生物醫藥的比例也會增多,制藥裝備行業也是如此。
近年來,制藥裝備中融入硬科技、智能化、IT技術的比例也在提高。比如IT技術中,一制藥裝備企業人士就認為,在IT方面,體現在遠程服務、VR眼鏡、預防性維護方面的制藥裝備技術會越來越多。
筆者了解到,有企業就打造了全球客戶服務遠程監控平臺,為客戶提供設備在線體檢與診斷、預防性維護保養提示、實施動態共享及同步升級等服務。
也有企業通過對軟件的開發,逐步實現從立體倉庫、無菌藥品拆包線、洗灌封生產線、自動物流系統到后包裝線,每一段生產過程,每一個劑量控制全過程、全方位、無死角數據記錄。
總體而言,2019年,制藥裝備行業還會繼續呈現“自動化解放人力,智能化解放大腦”的局面。諸多新技術也將幫助藥品企業更好地減少人為干擾,隔絕藥品生產時的污染源,規避交叉感染的風險,提升生產效率。
而隨著醫藥政策的推進以及高新技術的發展,2019年制藥裝備市場對技術門檻的要求會更高,對創新型制藥裝備企業是巨大的利好。除此之外,企業發展的兩極分化也會更明顯。因此,在行業浪潮下,針對2019年的發展,制藥裝備企業需要多關注新機遇、新技術,逐步向理想目標靠近。
(審核編輯: 林靜)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