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9日,國家衛健委、發改委、醫保局等12部門發布《關于印發加快落實仿制藥供應保障及使用政策工作方案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明確了加快落實仿制藥供應保障及使用政
《通知》提出七項重點任務,一是及時發布鼓勵仿制的藥品目錄;二是加強仿制藥技術攻關;三是完善藥品知識產權保護;四是加快提高上市藥品質量;五是促進仿制藥替代使用;六是深化醫保支付方式改革;七是加強反壟斷執法。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臨床用藥需求,2019年6月底前,發布第一批鼓勵仿制的藥品目錄,引導企業研發、注冊和生產。2020年起,每年年底前發布鼓勵仿制的藥品目錄。
在仿制藥技術方面,要求將制約仿制藥產業發展的支撐技術和臨床必需、國內尚無仿制的藥品及其制劑研發列入國家相關科技計劃,進行科技攻關。并研究制定2019—2023年仿制藥科技攻關計劃。將“重大仿制藥物”列為國家預算內增強制造業核心競爭力和技術改造專項重點支持方向,制定2018—2020年行動計劃。
這也意味著,仿制藥技術已經被提升至國家層面,將受到高度的重視和支持,并且“重大仿制藥物”將成為國家增強制造業核心競爭力和技術改造專項重點支持方向的重要部分。
在藥品知識產權保護方面,要求研究和完善相應的保護制度,實施專利質量提升工程,制定年度專利質量提升工程實施方案推進計劃,培育更多的藥品核心知識產權、原始知識產權、高價值知識產權。逐步探索研究藥品專利鏈接制度,降低仿制藥專利侵權風險。
這也表明我國對藥品知識產權保護意識越來越強,有利于激發我國藥品生產研發企業的熱情和積極性,研發出更高具備高價值的專利藥品。
另外,在促進仿制藥代替使用方面,要求2019年6月底前,制定《醫療機構藥物合理使用考核管理辦法》。全面落實處方點評制度,利用信息化手段,對處方實施動態監測及超常預警,及時干預不合理用藥。在嚴格的考核管理和動態監測下,醫療機構藥物使用將更規范,有利于進一步維護患者用藥的安全和利益。
《通知》同時要求,制定2019—2023年行動計劃,開展藥品臨床綜合評價工作,重點圍繞治療效果、不良反應、用藥方案、藥物經濟學等方面開展評價。加強藥師隊伍建設,提高藥師技術水平,強化藥師在處方審核和藥品調配中的作用。這里值得一提的是,藥師在接下來的日子里將越來越受到重視,前景可觀,但同時門檻也在提高,“掛證”等現象將被拉入“黑名單”。
業內表示,隨著仿制藥政策的落實,未來兩類藥品具有較大的市場前景:一種是已經通過仿制藥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市場急需的大品種;另一種則是按照原研藥質量和療效一致快速仿制,即將代替到期專利原研藥的品種。
(審核編輯: 林靜)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