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工廠,是指實現了用地集約化、原料無害化、生產潔凈化、廢物資源化、能源低碳化的工廠。在我國,如醫藥、鋼鐵、化工、機械、食品、紡織等行業都屬于高污染領域,亟待調整生產模式,往綠色工廠方向看齊。
創建綠色工廠是《中國制造2025》提出的戰略性任務,預計到2020年,我國將建立千家綠色示范工廠。
任務要求,在醫藥等重點行業選擇一批基礎好、代表性強的企業帶頭開展綠色工廠創建,通過采用廠房改造、廠區合理布局,推廣綠色設計和綠色采購,開發生產綠色產品,采用適用的清潔生產工藝技術和高效末端治理裝備,淘汰落后設備,建立資源回收循環利用機制等方式實現生產過程綠色化。
另外,今年5月18日,我國制定了綠色工廠相關標準——《綠色工廠評價通則》,旨在加快推進制造強國戰略目標,實施綠色制造工程。該標準于2018年12月1日起正式實施。
在綠色發展理念和政策、標準的推動下,我國企業一批接著一批入選綠色工廠名單,并且醫藥企業多批次入選。根據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發布的通知顯示,2018年12月份印發的第三批綠色制造名單中,共有綠色工廠391家、綠色設計產品480種、綠色園區34家、綠色供應鏈管理示范企業21家。在綠色工廠名單中,天士力、恒瑞、科倫等16家藥企在列。
2018年2月份,我國工信部公布了第二批綠色制造名單,包括綠色工廠208家、綠色設計產品53種、綠色園區22家、綠色供應鏈管理示范企業4家。其中悅康藥業、以嶺藥業、石藥集團等13家制藥企業入選綠色工廠示范單位名單。
2017年9月,工信部辦公廳公布第一批綠色制造示范名單,其中,綠色工廠201家,綠色設計產品193種,綠色園區24家,綠色供應鏈管理示范企業15家。在全國制藥企業中,以嶺藥業等13家企業入圍。
綜上數據來看,我國綠色制造理念逐步推進,正深入醫藥等領域,大部分藥企轉型升級加快,效果明顯。但相較于發達國家,我國綠色工廠在技術、綠色制造、節能環保、資源回收可利用等方面差距還是存在的,因此未來道阻且長,還需要繼續探索新模式。
業內指出,隨著技術不斷提升,云計算、物聯網、大數據等新技術將會不斷融合到綠色工廠中,幫助企業實現更科學的節能和更環保的生產模式,為企業發展帶來新的機遇,推動制藥行業更好的發展。
行業人士分析表示,在環境問題以及能源問題越來越嚴重的背景下,我國綠色工廠模式值得被肯定和推廣。并且隨著醫藥行業競爭愈加激烈,綠色工廠模式將引導企業不斷探索可持續發展,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制藥行業在技術、環保、能源利用等方面經驗缺乏,因此在當前背景下,行業也面臨著較大的挑戰。
(審核編輯: 林靜)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