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進口商品暫定稅率表》中,經過磨碎、粉化及其他加工的乳酪產品、乳清及改性乳清、嬰幼兒配方奶粉和特殊嬰幼兒奶粉等乳制品都在其中。這意味2019年,這些產品進口時候所繳稅款將進一步降低,相關產品在我國的售價也將降低,消費者能夠更方便購買到國外相應乳制品,我國相應乳制品面臨的市場競爭將進一步加劇。跟隨筆者一起來看有何應對之策吧。
乳酪、乳清產品:起步較晚,還需加快相關設備研制
乳酪又被稱為奶酪、干酪,需要10公斤牛奶才能制成一斤奶酪產品,故而具有極高的營養價值。早先,奶酪只在我國西北的蒙古族、哈薩克族等游牧民族間流傳,隨著世界飲食文化的交融,奶酪的健康性逐漸為國人所知。再加上口感香醇,奶味濃厚,芝士年糕、芝士披薩等加入奶酪的產品獲得人們推崇。
乳清實際上是生產乳酪過程中的副產品,拿原奶來說,產出1千克干酪就能產出9千克乳清。當前人們對乳清的認識愈發深刻,開發出其藥療特性,并嘗試將其預處理后融入食品、飲料的生產。
我國的奶酪、乳清產業起步晚還表現在生產線上,據悉,我國直到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中期才從丹麥引進了第一條奶酪生產線,產出“北京干酪”;直至今年才有企業試運行成功自產羊奶酪及羊乳清粉生產線,并投入生產。此外,我國奶酪主要依靠進口,2016年數據顯示,我國自產奶酪僅約1萬噸,卻進口2萬噸原料用于奶酪生產,并進口可直接食用的奶酪8萬噸。當前雖然我國有乳企在不斷投資建設乳酪生產線,但受限于我國原奶規模化不足,價格相對較高,企業更愿意購置國外乳酪進行再制,這一過程乳清的產量極少。
要解決這一現象,可從源頭入手,推動養殖業的規模化、產業化,降低原奶價格;還需加快奶酪生產線的自主研發,推動奶酪的生產、口感更貼合國內消費者;同時加快乳清的應用研究,推動價值的快速提升。
嬰幼兒奶粉:加強消費者信任感是發展關鍵
我國嬰幼兒奶粉行業自2008年遭受重創后,長期萎靡。消費者多以進口乳品為第一選擇,對國產奶粉的不信任情緒濃厚。
面對這一現象我國多方入局,共同推動嬰幼兒奶粉產業的重建。首先乳品企業加速智能化布局,推動奶粉生產的智能化,減少人工生產給奶粉帶來的不穩定因素;其次各類政策標準頻頻發布,建立乳品生產準則,國務院辦公廳出臺《關于推進奶業振興保障乳品質量安全的意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組織擬訂《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嬰兒配方食品》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國家食藥監局決定實行嬰幼兒奶粉配方注冊等;最后,相關部門加大奶制品領域的抽檢力度,據結果顯示,我國乳制品產業已多年實現合格率98%以上。
同時也要看到,進口乳制品并不是絕對安全的的。國外奶粉感染沙門氏菌被通報召回的事件時有發生;還曾有西班牙黑心商販從網絡上購買散裝假奶粉后,將其灌入國際知名奶粉品牌的包裝中,轉而售賣給中國人的事情發生……
當前我國相關乳制品或因產量不高難以滿足社會需求,或因消費者信任感不足更青睞國外產品。還望隨著生產線的加快布局,以及行業規范性的加強,國產乳制品能重獲消費者青睞,實現快速發展。
(審核編輯: 林靜)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