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位于沈陽市渾南區的一個靜謐園區,幾棟灰色樓房有序坐落,看不到眾多工人身影,聽不到機器轟鳴,聞不到器械的油污味兒……難以想象,這里就是中國工業機器人誕生的搖籃、創造了中國機器人發展史上108項第一的沈陽新松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
16年自主創新路
玻璃櫥窗內的潔凈車間里,潔凈機器人靈活敏捷地完成抓取、移動、放下等一連串精細動作;智能制造車間里,完全看不到工人身影,一臺臺移動機器人在地面上自由穿梭,自動避開障礙搬運、安裝物品……新松公司現有包括工業機器人、移動機器人等五大類百余種機器人產品,是全球機器人產品線較全的廠商之一。
2000年成立公司,當時國外已經形成并且完整地占領了整個中國市場。中外實力相對比,一個是剛出生呱呱墜地的嬰兒,而另一方已經是健康強壯的年輕人,個中艱辛不是三言兩語可以言說。
“你不給的東西,我會做得比你更好。”2007年美國通用在全球招標,新松一舉拿下通用總公司的訂單,引起轟動。“為什么新松取得這樣的成績?因為我們從不敢懈怠,要不斷研制出符合市場需求甚至走在市場前端的產品。”公司總裁曲道奎說,如今,新松機器人以絕對優勢成為國內規模最大、產量最多、設備功能最齊全的智能移動機器人系統產品提供商,產品出口20余個國家和地區。
多年來,國外的潔凈真空機器人對我國實行嚴格封鎖,成為嚴重制約我國半導體設備整機裝備制造的“卡脖子”問題。
新松中央研究院院長徐方帶領10多人的技術團隊不斷鉆研,到國內知名的半導體行業進行考察,做出多臺樣機。經過上萬個小時的測試后,新松2009年終于實現真空機器人在客戶中的初步應用。目前,新松潔凈機器人已徹底打破國外同類企業在該領域的壟斷局面,擁有國內市場50%以上份額。
助力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
以機器人主導生產在國外10多年前就開始應用。新松公司副總裁王宏玉說,自己2004年出國去看一家給沃爾沃生產車門的工廠,只看見兩個工人在聽音樂,所有的生產全是自動化完成。
“新松公司將以獨特的產業模式,成為中國智造的助推器,產業轉型升級的新引擎。”新松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高強說,“十二五”期間,新松公司產值每年保持30%以上的速度增長,位列全球第三。
工業機器人推動傳統產業轉型,服務機器人實現新經濟增長點……高強說,促進機器人的應用,能提高東北工業制造的技術水平、工藝能力、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促進機器人產業的發展,能優化東北地區工業制造的結構,有利于培育東北老工業基地新的經濟增長點。
今年2月,新松與施耐德電氣有限公司簽署全面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共同建立智能制造的生態系統和服務平臺,首先圍繞遼寧老工業基地百余家企業提供快速轉型和升級服務,進而面向國內其他省區企業提供服務。
人才培養方面,2015年,新松與東北大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攜手培養高端技術人才;今年2月,中德新松教育集團并購德國陶特洛夫職業培訓學院,率先將德國雙元制先進教育理念及辦學經驗引入沈陽,為企業輸送優秀員工,解決企業高級技師和工程師人才缺口。
“三大變革”實現跨越發展
目前,新松正不斷擴充自己的機器人家族成員,2015年全年新技術新產品研發共25項。智能講解、送餐等服務型機器人技術領先,應用廣泛;自主研發的復合型機器人批量應用,國際首創;與京東合作正式進軍電商領域開展智慧物流……機器人與生產生活的關系更加密切。
曲道奎說,放眼未來,新松將以“三個變革”面對機器人產業發展的歷史機遇。
一是生產模式變革。新松正在建設一條年產萬余臺套工業機器人的數字化生產線,機器人零部件物流、整機裝配、檢測、噴涂、烘干過程都由機器人來完成,以最大限度降低生產過程對人工的依賴,保證產品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二是營銷模式變革。新松位于上海浦東的機器人數字化體驗中心,全面展示新松自主設計的新型現代化、數字化、自動化的綜合生產系統,用戶在現場可以進行親身體驗,能夠方便直觀地決定選擇哪些技術和裝備。未來,新松公司預計在不同區域再建6—8個機器人數字化體驗中心。
三是管理模式變革。建立集團化的技術、采購、財務、人力資源體系,制定資本運營戰略、國內、國際市場的戰略等,實現集團化、國際化發展。2015年,新松通過資本平臺募集30億元資金,完善新松在上海、青島、杭州、重慶等區域布局,在全球范圍內整合創新資源,并通過兼并重組,實現跨越式發展。
(審核編輯: 智匯胡妮)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