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大家對濫用、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劑的新聞并不陌生,網上時常看到。日前,某地米線生產作坊為了增加勁道口感,增加銷量,濫用食品添加劑被重罰。為此,食品生產企業要規范使用食品添加劑,并且借助食品設備,如米線機,提高米線勁道口感與品質,才是可取之道。
據了解,安徽某地一作坊主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劑硫酸鋁銨(明礬),將其加入米線中,為了增加米線筋度,保證爽滑勁道口感。經過檢測,米線樣品中鋁的殘留量實測值為300mg/100kg,高出限定值十幾倍,明顯不符合米面制品中國家鋁的殘留量限量標準,屬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目前,該作坊主被判拘役并處罰金。
眾所周知,長期食用鋁殘留量超標的食品,對人體危害較大。由于鋁在體內蓄積,多數難以排除體外,在一定程度上影響鈣、鐵等其它營養成分的吸收,進而導致骨質疏松、貧血,甚至影響神經細胞發育,尤其兒童。因此,為了規范米線市場,保障米線質量安全,地方都非常重視市場米線抽檢工作,通過先進的食品快速檢測儀器,把好人們舌尖米線品質關。
不可否定,消費者喜愛食用米線,是因其具有耐煮不爛、爽口滑嫩、易于消化以及富有勁道的口感等特點。誠然,某些米線生產作坊不能為了投其所好,提高銷量,忽視食品質量安全,超限量或者超范圍使用食品添加劑(如硫酸鋁銨)導致米線鋁的殘留量超標,否則,米線加工企業必將受到相應的處罰。那么,米線加工企業如何增加米線筋度,滿足消費者口感需求呢?
據一位米線生產企業介紹,若是規模化企業,可采用標準生產工藝,通過分選、浸泡、磨碎、蒸煮、碾壓、擠壓等多道工序,在標準化、機械化、自動化的米線生產線支撐下,不僅提高了米線生產效率,避免人工操作帶來的污染以及超量使用添加劑等,同時還有效地保證米線的口感與品質。對于米線小作坊,由于受到租金、加工場地、設備等條件的限制,可直接選用米線機,一次成型,保證口感與品質,又可一機多用,節約成本。
目前,市面上出現的全自動米線機,采用生物變性新工藝,只需要將原料(大米,無需磨粉工序)放入料倉,經過擠壓聚合而成,出機即熟,一次成型,省去磨碎、蒸煮工藝,節約磨粉機、蒸煮設備投入成本。更重要的是,米線機設有自動控溫系統,用戶可以根據工藝需要進行調溫,有效地避免溫度過高或者過低影響擠壓熟化程度,保證米線的勁道口感與品質。
此外,米線機由于自動下料,不僅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降低了勞動強度,還減少傳統人工反復上料、下料不經意夾帶的污染物污染米線,保證產品的安全、衛生。與此同時,該機一機多用,可生產幾十種規格的產品,像粗細、厚薄、寬窄、圓扁等。用戶可以根據加工工藝需要進行調整,使其更好地滿足消費市場多樣化需求。
由此可見,米線加工企業若要增加米線筋度,利于銷售,可以根據自身情況引進米線生產線,實行標準生產工藝或者直接采購米線機,既提高生產效率,減少人工操作帶來污染問題,確保米線安全、衛生,又能保證米線的勁道口感和品質,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審核編輯: 林靜)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