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馬云在浙商總會上談到曾經的“風口論”時表示,企業盲目追捧風口并不是好現象。“當一個企業把自己80%的資產質押出去,拿錢去做與自己主業不一樣的東西的時候,你就要想到你的問題已經開始了。現在很少有公司能夠越做越大、越做越好,因為很多人永遠只相信賭博和all in。”
所謂的企業追捧“風口”,通俗的理解來看,就是一個企業順著一個政策、一種社會潮流而謀求高速發展的機會。在我國制藥機械設備行業中,“風口”這個詞并不陌生,甚至說是非常熟悉,幾乎每個企業都了解。
一般而言,追捧風口的企業都是出于兩種目的。一種是順勢而為,往往發展迅速,企業規模和營業利潤能夠在較短時間內實現增幅。另一種,就是貼上熱門標簽,因為出于風口的企業,往往有更多的“故事”可講,也更容易得到青睞。
針對追捧風口的企業,業內認為,順著政策方向、市場趨勢發展必然是值得肯定的。就我國制藥機械設備行業而言,抓住“風口”存在一定的必要,只有符合國家需求標準、市場需求的產品才能獲得競爭力。但這個追捧得注意尺寸,一旦過于盲目了,可能就像馬云說的那樣,“風過去了,摔死的都是豬。”
2018年,業內皆知的一家明星藥機企業猶如多米諾骨牌倒下。據悉,其深陷危機的背后都與公司近年來的業務布局有關。
作為一家制藥專用設備制造企業,這家企業的產品主要包括注射劑成套生產設備、醫療器械產品和醫藥包材等,公司于2015年5月登陸創業板。
2015年前后,這家企業開始頻繁地對外收購。根據業內粗略統計,從2014年開始,“基因檢測”、“智能可穿戴”、“大健康”等火熱的概念,總會看到這家企業的身影,像是什么火做什么,趕著“風口”到處飛。結果令人惋惜。
不得不說,企業的業務布局與未來的發展息息相關。一家企業在建立之初就得明確主營業務和產品研發方向,才能順著行業政策的發展規律不斷前行。
筆者認為,就熱門的概念而言,也分為多種情況,有的熱門概念就像網紅產品,今年流行的可能和去年流行的大有不同,甚至短時間內流行的過一陣子,這個風口就過去了,發展不成大趨勢。
而有些熱門確實是時下比較受關注、受追捧的方向,比如大健康、基因檢測,但藥機企業也需要把握好自己原來的發展方向,萬不可丟下主業務,轉而盲目追風口。這也就要求藥機企業在轉型升級的時候需要做好充足的準備,其中包括前期的市場調研、風口的前景趨勢分析,以及關鍵的一點是,藥機企業需要“有數”。這個“數”既包括企業本身的實力、資源、技術各方面資源,也包括公司在市場中是否能夠占優勢。
因此,筆者認為,“風口”可以站,但如何站上并保持不倒,還需要企業三思加深思。
(審核編輯: 林靜)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