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手機的出貨量終于破億了,要知道在小米如日中天的時候,就曾經放出過破億的豪言,但并沒有及時兌現,如今總算是補上了。不過,破億的競爭對手也早已有之,小米并不是真正執牛耳者。當然,能夠破億對于小米來說還是值得慶祝的。畢竟今年還有兩個月的銷售時間,其間還夾雜著“雙11”和圣誕節,這都是傳統意義上的銷售旺季,小米再增加一些銷量也是可以預期的。
出貨量破億,小米“豪氣”了一把?
近日,小米在新品MIX3的發布之時,甩出了一款4999元的特別版。這也是目前小米在售機型中最貴的一款,外形和基本配置都跟常規版MIX3保持一致,不過內置了10GB內存,并有256GB存儲配合。雷軍還宣布,這款手機將在今年11月底上市開賣。“雙11”大促是趕不上了。
業界普遍認為,高端機型一直是小米公司的軟肋。雖然小米今年的出貨量不小,不過更多的還是面向中低端市場的產品。這類產品本身的“溢價”空間有限,帶來的利潤率也是有限的。如果想獲得更多的收益,給資本市場更好的一個業績預期,小米還需要推出更多的高端旗艦產品。當然,前提是能夠提交真正的高端產品,并且還能得到用戶的認可才行。
而在小米現有的價格體系中,超過3000的產品銷量已經幾乎是“鮮為人知”了,如今直接搞出一款5000元的產品,能得到用戶認可嗎?人們對于小米手機的市場認知本身就是實惠大于品質,尋求更多的是性價比的衡量和比較,如果產品定位太高了,不知道能不能攫取到本來是屬于蘋果亦或是華為的高端用戶?這其實才是考驗小米公司的關鍵所在。這也遠比出貨量破億要艱難一些了。
“破億”的藍圖雷軍之前就畫過,這次是沒有食言
年初,雷軍給小米描繪了一個出貨量“破億”的藍圖,如今在還有2個月的時間內提前完成“業績”,不知道和小米在港交所上市有沒有一定的關聯。上市之后的企業面臨著資本市場和投資者對業績的拷問,自然需要不斷地推陳出新,并且帶來一種收益的預期才能得到資本市場的認可。而小米股價也是幾經波折,幾經起伏,“破發”在第一天就已經來到,最近市值的大幅度縮水也是伴隨著整個資本市場的動蕩難以幸免。
小米新發布了MIX3,據悉雷軍對該機的期許很大,希望能夠熱銷,從而讓小米能夠在國內3000+價格段站穩。據供應鏈的消息顯示,小米正在集中所有資源加大MIX3的生產,其前期備貨在百萬臺以上,而整個手機的生涯要沖擊千萬臺。不過,網友對MIX3的升級不大,相對于前一款的MIX2相差不大。
借勢“雙11”想必是小米公司的一個最大的愿望了,而每年的 “雙11”對于手機企業來說都是一次集中“出貨”的良機,這次自然也不例外。不過,隨著國內其他競爭對手的新品也在“雙11”前集中亮相,可以預計的是,今年“雙11”對于手機企業來說,競爭將更加激烈。
“雙11”或將是驗證小米MIX3的最好試金石
可以說,今年“雙11”的銷量將決定未來MIX3的走勢,這一點我們不妨再等待一段時間看看。不過,值得關注的是,每年的“雙11”主打的是優惠牌,只有實惠才能讓用戶買買買,小米又能甩出多大的讓利空間?如果讓利幅度太大,違背了走高端高利潤的本意,如果讓利幅度不夠,用戶顯然會嫌棄小米小家子氣,所以最終會怎么“布置”也是一門學問吧?
此前,據小米第二季度財報顯示,小米手機銷量達3200萬部,同比增長43.9%。而IDC的報告顯示,2018年二季度小米手機在印尼市場的出貨量上升至第二,市場份額為25%。而還有數據顯示,如今小米以27%的市場份額穩居印度手機市場三季度出貨量第一,可見在新興的市場,小米的價格路線還是很有市場的。據悉,小米在海外市場收入已占總收入的36.3%,這無疑也是一個亮點。
近年來,小米走得也是頗為坎坷,2015年開始,小米的出貨量不及預期的8000萬臺,次年甚至出現了出貨量和市場份額的下滑。幸好小米及時調整發展步伐,從去年開始復蘇,今年終于又步入到第一集團軍中來。之前比較火爆的vivo、金立等手機廠商卻出現了一定的下滑,尤其是后者的發展更是出現了嚴重的問題。目前華為、OPPO、小米無疑是國內最具有競爭力的手機企業,未來的爭奪想必還會繼續延續下去。
(審核編輯: 智匯胡妮)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