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藥是中國五千年傳統文化的瑰寶和精髓,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其不僅為中華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而且對人類健康和世界文明產生了積極的影響。近年來,支持中醫藥產業發展的呼聲也正在不斷高漲。據了解,《國家基本藥物目錄管理辦法》(國衛藥政發〔2015〕52號)明確規定,遴選國家基本藥物時,要堅持中西藥并重。而2018新基藥目錄調整工作方案確定的調整原則也明確要支持中醫藥事業發展。如從新增的兒童藥數量來看,中成藥的占比接近64%。
中醫藥產業發展進入快車道
“堅持中西醫并重,傳承發展中醫藥事業”,國家政策的不斷部署為新時代中醫藥振興發展指明了方向。如《中醫藥法》自2017年7月1日正式施行,至今已經有一年多。這部不僅被醫藥界關注,還廣受公眾矚目的法律,給中醫行業和中醫從業者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新的氣息。一年來,《中醫藥法》及5項配套法規在全國各地“生根發芽”,依法振興發展中醫藥的良好氛圍已基本形成,《中醫藥法》這一具有中國特色的制度創新正在轉化為推動中醫藥振興發展的強大動力。為貫徹《中醫藥法》,國家層面的配套規章和標準制定工作進展迅速,中醫藥法律制度體系日益健全和完善。
如今,中醫藥產業發展正不斷進入快車道。如江西中醫藥競爭優勢突出。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江西全省醫藥行業有54個年銷售額過億元優勢品種,比上年增加2個,其中中成藥過億元品種有41個。年銷售額超過10億元核心品種7個,有6個是中藥品種。全省5個生物醫藥產業集群,其中小藍、樟樹、袁州3個中醫藥產業集群主營業務收入均超過100億元。
且江西省力爭通過未來幾年的努力,中醫藥產業形成年主營業務收入超過50億元的行業龍頭企業5家,形成80個年銷售額過億元的重點品種,打造一批100億元、500億元優勢產業集群。
在人口日漸老齡化的如今,引進西醫,輸出中醫藥,做到中西結合,相輔相成,這將很好的滿足醫藥需求。業內表示,近年來,隨著我國不斷推動中醫藥產業的發展,中醫藥產業發展將迎來春天。
為推動中醫藥產業進一步發展,我國將深入推進數字技術、人工智能等與傳統中醫藥制作融合,大力推進中醫藥現代化,構建新型中醫藥產業體系,促進中醫藥產業高質量、跨越式發展。
中藥配方顆粒將助力中醫藥走向世界
中藥配方顆粒是對中藥飲片的傳承創新,對于中醫藥產業的發展具有巨大的推動作用。中藥配方顆粒是在中醫藥理論指導下發展應用,充分體現中醫辨證施治的原則,既能保證中醫傳統的君、臣、佐、使和辨證論治、靈活加減的特點,同時又免去了病人傳統煎煮的麻煩,符合目前現代人群尤其是海外人群生活方式,符合中醫藥現代化和國際化的發展趨勢,有助于推動中醫辨證理論和診療方法走出國門,為中醫藥理論的跨文化傳播創造機遇。
中藥配方顆粒產業,滿足快節奏現代人對中醫辨證施治、隨癥加減的需求,解決煎藥難問題,提高患者依從性,助力中醫藥發展,因此中藥配方顆粒被列入國務院印發的《中醫藥發展戰略規劃綱要(2016-2030年)》中,是我國中醫藥發展戰略,應大力支持中藥配方顆粒產業發展。
據了解,經過20多年的發展,中藥配方顆粒不僅在國內得到了廣大醫患的認可接受,逐漸走出國門,出口到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新加坡、馬來西亞、英國、法國、德國、荷蘭、瑞士等國家和地區,中藥配方顆粒已經成為中醫藥國際化的典范。
近年來,中藥配方顆粒發展速度較快,業內人士分析,中藥配方顆粒產業化規?;l展可帶動中藥全產業鏈標準化、規范化發展。如中藥配方顆粒的應用,實現了中藥用藥的“科學化、標準化、規范化和現代化”,滿足了人們對藥物的“三小”(用量小,毒性小,副作用小)、“三效”(高效、速效、長效)和“五方便”(服用、攜帶、貯藏、生產、運輸)的基本要求。
(審核編輯: 林靜)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