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國家統計局發布相關數據:1-10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55211.8億元,同比增長13.6%(按可比口徑計算,考慮統計制度規定的口徑調整、統計執法增強、剔除重復數據、企業改革剝離等因素影響),增速比1-9月份放緩1.1個百分點。
1-10月份,制造業實現利潤總額46830.9億元,增長11.5%。在41個工業大類行業中,34個行業利潤總額同比增加,7個行業減少。其中,醫藥制造業利潤總額為2553.9億元,同比增長10.4%。
近年來,醫藥制造業一直保持著穩定增長,各子領域的表現也可圈可點,作為醫藥制造業中的一個子領域,制藥裝備行業也為推動醫藥制造業的快速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雖然在備受業界關注的“中國醫藥行業經濟運行指數”中,制藥裝備行業整體成長性要弱于醫藥工業平均水平,但不可否認的是,在制藥裝備行業集中度越來越高的當下,制藥裝備的質量、技術也上升到了新的臺階。
業內人士表示,提升藥品質量已經成為制藥企業、制藥裝備企業的共識,而要想為藥品質量安全筑起更高、更牢固的圍墻,不僅需要制藥企業的努力,還需要制藥裝備企業提供高質量的設備產品。
目前,很多制藥裝備企業都在關注全球藥物研發的發展趨勢,深化藥物制造和制藥裝備科學制造的研究,深化制藥裝備與制藥工藝的融合,從而為醫藥工業的藥物創新和藥品質量的持續提升更好地服務,為人類健康做出更大的貢獻。
在藥品生產中,制藥裝備是保證藥品質量的關鍵手段,為達到確保藥品質量的目的,制藥裝備在功能、外觀結構、材料選擇、設備驗證方面都會對污染進行防控。
此外,制藥裝備企業還以GMP設計通則為綱,在此特定條件下進行產品設計、制造,并借助于高科技,使得制藥裝備便于生產操作和維修保養,并能防止差錯和交叉污染。
專家認為,在國家對藥品質量安全的重視下,制藥裝備在質量方面已經遠遠超過以往水平。“目前市場中的產品質量基本差不多,想要區別于其他產品,關鍵還是看技術水平。”
而在制藥裝備技術方面,國內企業同樣有較快的成長。比如有制藥裝備企業就重點研發自動化、智能化裝備,從源頭上杜絕制藥過程中人與藥品的交叉污染。
也有企業正在打造智能醫藥裝備制造車間,通過智能制造新模式,推進發展醫藥智能制造,醫藥工業4.0,用自動化解放人力、智能化解放大腦,推動民族制藥裝備走向世界舞臺。
業內人士表示,在醫藥創新政策的助推下,國內制藥裝備企業研發熱情持續高漲,諸多企業的產品走出國門,邁向國際。“技術創新一直是國內制藥裝備企業不懈地追求,可以看到,近年來,一些企業都有了設備創新的核心成果,有些還彌補了國內空白。”
不過,就目前而言,我國制藥裝備行業還有很多不足,而為了兩只腳都踏進創新大門,制藥裝備企業還有很多地方需要努力。在技術創新方面,本土企業就有較大的上升空間,不僅要淘汰低水平的生產技術,還要吸收先進的技術理念,研發符合國情,具有中國特色的產品。
總體而言,在集中度越來越高的情況下,作為醫藥工業、醫藥制造業的子領域,制藥裝備行業仍有很多不足,但也有較大的市場和成長空間。制藥裝備企業需要在保證質量的基礎上,不斷創新和研發,共同助推行業跨越新高度。
(審核編輯: 林靜)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