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十一臨近,各類生鮮果蔬的銷售也將迎來高峰。如何讓生鮮果蔬獲得消費者好評?還需要分選機、包裝機、冷鏈物流設施、產品追溯系統等各類設備的共同推動。
細數起來,近年來由電商平臺帶火的農產品有很多,像潘蘋果、褚橙等水果,以及前段時間有一百種理由被吃掉的竹鼠……不僅如此,往年的各類數據也能讓人們見識到電商平臺為農產品帶來的巨大效益,去年1小時就賣出了179噸枸杞。而今年距離雙十一也僅有一周不到的時間,各大平臺、商家、企業不由加快農產品布局步伐。那么我們今天就來看看那些備戰雙十一的農產品有什么新變化。
品質升級:分選設備聯手冷鏈物流保障品控
雙十一最讓人心動的就是各類優惠,有電商品臺提出雙十一當天前1小時,所有農產品第二件半價的優惠活動,相信這種巨大的活動力度將會吸引更多的消費者。價格下調的同時品質還需有所保障才能引來回頭客。該電商平臺表示,雙十一期間將推動400余款高品質農產品集中上線,這些產品需通過嚴格品控和供應鏈保障。
要保障農產品品控需要從源頭、運輸兩方面進行保障。從源頭來說,需要用到各類分選設備對農產品進行分選。以水果來說,最為常見的就是對大小、重量進行分級,這種視覺上的一致性能夠提升人們對水果品質的感知。而對于一些更有品牌追求的農產品來說,利用無損檢測設備對水果進行顏色、內在酸甜度等的分級能夠使水果品質得到極大提升。
農產品未經過深加工處理,對于一些存儲相對困難的農產品來說,需要使用冷鏈物流設備進行保存運輸。據以往雙十一經驗,不少電商平臺開始在部分城市設立物流存儲倉庫及冷庫等設施,農產品可以預先進入這類冷庫,避免物流爆倉時候運輸不及時造成農產品損壞。
包裝升級:包裝設備助力減少損耗
作為物流工作量巨大的雙十一,農產品這類容易損壞的品類往年總會有些折損。據了解,宜城就有農戶在上個雙十一時發現每寄出100個雞蛋大約會破損1-5個。這部分損失轉嫁到農戶身上,增加了他們的負擔。為此,今年電商平臺計劃對土雞蛋的包裝進行改良。先放進紙盒內的一個個小格子,再用環保稻殼將縫隙填滿,避免快遞中的意外破損。
農產品的損耗減少不僅僅是物流進程當中的事情,若是對農產品進行包裝保護也能夠相應減少這類事件的發生。從各種包裝方式來看,容易破碎受到擠壓的農產品裝入盒子中是較為穩妥的做法,當前,全自動高速裝盒機既能夠實現紙盒傳送,還能自行連續式灌料,與枕式包裝機連接實現農產品的自動包裝。
防偽升級:區塊鏈加碼溯源防偽
上個月底,互聯網生鮮食品標準化聯盟成立大會在上海舉行,該聯盟為雙十一期間的食品運輸服務。據悉,有物流企業提出可以為企業客戶提供純配、倉配、原產地生鮮產品運輸配送及B2B等一體化服務;通過區塊鏈技術聯合記錄農產品養殖、加工、流通、購買等信息,實現一鍵溯源、追責等功能。
雙十一剁手剁爽快的同時,人們更希望買到真正優質的產品。特別是農產品這種直接入口的食品,其食品安全問題更系在每個人心頭。區塊鏈技術以其不可復制、更改的唯一性應用于農產品的溯源、追責中能夠讓人們對農產品品質更加放心。
可以看到,隨著雙十一的到來,將會有更多農產品生產企業搭乘這一東風,加速農產品銷售步伐。在這一過程中,還需要有分選設備、冷鏈物流設備、包裝設備以及追溯系統等的共同作用推動,才能讓農產品真正享受到雙十一紅利。
(審核編輯: 林靜)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