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近日在政府信息公開專欄發布對全國人大代表關于“以數字化變革推動我國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建議”的回復,并提出,下一步,工信部將持續開展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試點示范,培育融合發展新模式新業態,增強制造業轉型升級新動能;繼續實施制造業“雙創”專項,支持建設一批制造業“雙創”技術轉移中心和公共服務平臺;以兩化融合管理體系標準為引領,持續開展試點示范工作,引導完善市場化采信機制,推動企業研發設計、生產制造和組織管理創新,打造數字經濟背景下的新型能力。以下為全文——
關于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第1310號建議的答復
張天任代表:
您提出的《關于以數字化變革推動我國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建議》收悉?,F答復如下:
黨的十九大報告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出發,描繪了新時代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宏偉藍圖,作出了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的重大戰略判斷。站在新時代的歷史新方位,加快建設制造強國既是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要支撐,也是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堅持新發展理念,我國制造業必須以創新驅動發展為根本路徑,深入實施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戰略,加速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步伐,推動制造業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不斷增強制造業創新力和競爭力。
關于加快推進工業互聯網體系建設的建議
一是完善頂層設計。牽頭編制并推動國務院出臺《關于深化“互聯網+先進制造業”發展工業互聯網的指導意見》(國發〔2016〕28號,以下簡稱28號文件),作為規范和指導我國工業互聯網發展的綱領性文件。在國家制造強國建設領導小組下設立了工業互聯網專項工作組,統籌謀劃工業互聯網相關重大工作。制定《工業互聯網發展行動計劃(2018-2020年)》及《工業互聯網專項工作組2018年工作計劃》,明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重點任務。
二是加強工業互聯網平臺體系建設。實施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及推廣工程,支持建設一批工業互聯網平臺,引導各類平臺差異化發展,著力構建多層次、系統化的平臺發展體系。制定《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及推廣指南》和《工業互聯網平臺評價方法》,開展工業互聯網平臺評價與遴選,規范和促進我國工業互聯網平臺發展。推動一批新型工業APP實現商業化應用,提升平臺安全保障能力。
三是實施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工程。貫徹落實28號文件,我部會同財政部組織實施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一期)工程,圍繞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與推廣,支持了43個工業互聯網平臺試驗測試、測試床、公共支撐、標準制定等項目,推動建設一批面向垂直行業和細分領域的平臺,支持工業互聯網平臺試點示范與應用推廣。
四是推動形成多方協同聯動的產業生態。推動廣東、吉林、河北、河南等多地研究制定具體推進方案,細化政策措施,與上海、浙江等簽署工業互聯網部省合作協議。指導成立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建設了34個工業互聯網試驗床,發布了《工業互聯網體系架構》《工業互聯網標準體系框架》等一系列研究成果,舉辦了工業互聯網峰會等活動。推動中德、中美建立多層次合作及聯合工作機制,積極推進與相關國際組織的合作。
下一步,一是深入實施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戰略,圍繞體系化、多層次平臺體系建設,加強平臺建設與應用推廣,著力打造以平臺為支撐的制造業新生態。二是圍繞落實《工業互聯網發展行動計劃(2018-2020年)》,組織實施工業設備上云“領跑者”計劃、工業APP培育工程等。三是引導各地區各行業支持骨干企業建設區域性、行業性工業互聯網平臺,打造基于工業互聯網平臺的制造業新生態。
關于重點扶持數字化變革示范企業的建議
一是利用工業轉型升級專項資金支持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項目。貫徹落實28號文件,2016-2017年,圍繞制造企業“雙創”、工業云和大數據、行業系統解決方案、信息物理系統等方向平臺建設及應用推廣,支持了19個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項目,引導企業聚焦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補齊發展短板,促進融合發展。
二是實施制造業“雙創”專項。2018年,我部發布《制造業“雙創”平臺培育三年行動計劃》,組織實施制造業“雙創”平臺專項,圍繞要素匯聚、能力開放、模式創新、區域合作等四個領域,結合制造業“雙創”平臺試點示范,支持了53個制造業“雙創”平臺建設項目,推動企業創業創新要素數字化、系統集成化、業務協同化。
三是持續組織開展試點示范工作。2014年至2017年,圍繞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工作遴選了2408家試點企業,50家貫標示范企業。2017年,遴選了70個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試點示范項目、116個制造業“雙創”平臺試點示范項目。通過試點示范項目,支持制造企業利用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加快實現數字化變革。
下一步,一是持續開展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試點示范,培育融合發展新模式新業態,增強制造業轉型升級新動能。二是繼續實施制造業“雙創”專項,支持建設一批制造業“雙創”技術轉移中心和公共服務平臺。三是以兩化融合管理體系標準為引領,持續開展試點示范工作,引導完善市場化采信機制,推動企業研發設計、生產制造和組織管理創新,打造數字經濟背景下的新型能力。
關于進一步增強網絡安全保障能力的建議
一是加強工業互聯網安全的頂層設計。研究未來三年工業互聯網安全工作計劃,從工業互聯網安全保障體系、網絡安全管理制度機制、網絡安全主體責任、網絡安全相關標準等方面提出工作思路。
二是推進工業互聯網安全技術保障手段建設。指導專業技術機構建設安全技術手段、建立安全實驗室,推動形成工業互聯網安全監測能力。
三是開展工業互聯網安全檢查及威脅監測工作。了解重點行業、重點領域工業互聯網平臺、企業、應用等安全情況,掌握我國工業互聯網安全現狀,發現主要風險隱患,督促企業及時整改,提升工業互聯網安全防護能力。
四是指導開展宣傳培訓活動。指導聯盟協會、機構企業開展工業互聯網安全政策宣貫、技術交流、學術探討、攻防大賽等活動。
下一步,一是將研究編制工業互聯網安全指導性文件,明確主要目標和重點任務。二是加強工業互聯網安全技術保障手段建設,提升工業互聯網安全綜合管理和保障能力。三是開展工業互聯網安全檢查評估工作,督促企業提升網絡安全防護能力。四是推動工業互聯網安全產業發展,培育龍頭企業。
(審核編輯: phoebe)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