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次革命》中,工業4.0的顛覆性被看作是對戰略及商業模式的挑戰、對企業組織的挑戰、對過程管理的挑戰以及對方法和工具的挑戰。基本上,在鋼鐵企業中,它可以做到覆蓋全生命周期的變革,包括采購、生產、物流、銷售、服務等各個方面。
首先在采購方面,我國鋼企運用智能制造便能產生大的變化。
采購在鋼鐵制造行業的上游就開始進行,首先需要做的是跟蹤礦石價格波動。升級的信息化系統完全可以做到海量數據集中化處理,換算出最優方案,以便在最合適的時間、以最合適的價格進行針對性的采購,不僅如此,在準確了解上游開采進程、庫存情況方面也能做到實時監控,以便在發生意外時可以最快速度找到替代貨源。
在生產方面,鋼鐵制造行業也亟需重塑整個流程與架構。據悉,智能控制,包括模糊控制、專家系統等已經被廣泛應用于大型鋼企生產中;與此同時,監測傳感器(溫度、濕度、尺寸、形狀識別、軟硬度監控等)又在不斷為生產提供堅實有力的技術支持,保障生產節奏的平穩;在生產執行的過程中,鋼企也需要智能傳動系統配合對鋼材產品生產細節進行優化;而集成管理系統則可承擔其“總管”之責,將一一串聯的生產步驟進行最終整合。
在物流方面,建設物流園區,整合倉儲資源、降低物流成本是關鍵所在。
我國物流費用高,在鋼鐵行業,能占到鋼材產成品總成本的五分之一以上,遠遠高于發達國家水平。工業4.0之于物流的含義則是將信息技術融入物流的整個流程中去,實現“智能物流”。
通過“總閥”的中央集成控制系統或者各個嵌入式系統,鋼材在運輸配送過程中將可最大程度地對接運力資源、節省運輸成本、提高物流效率,而當下的“云倉儲”概念則通過互聯網智能信息系統加速并優化了貨物的配送、調度、監控等一系列流程。當然,由于大多數鋼企自身實力以及經營方向的緣故,目前“智能物流”仍以外包居多。
在銷售方面,基于智能分析系統預警后市供需、助力客戶群體定位、分析產品品種熱度、解析區域銷售情況等也早已運用到國內部分大型鋼企中。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服務也是工業4.0的重點所在。各種智能系統在企業生產活動中的滲透,也是為給到客戶更好的服務體驗,最終提高該企業的競爭力。可以說,智能制造引領的兩化深度融合已經成為我國新一輪工業產業變革的重中之重。
(審核編輯: 智匯工業)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