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水務設施系統是影響城市正常運轉和生態環境的重要基礎設施,有“生命工程”之稱,它與城市的水環境狀況、居民的生命財產安全有著密不可分的的關系。隨著經濟文化的迅速發展,水環境惡化、積水等洪災頻頻發生,要想城市水務獲得長足發展,確保居民用水安全,解決城市供水、排水等問題的訴求,全面應用“互聯網+”技術來提升水務行業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能力是必然的選擇。
工業互聯網包括網絡、數據、安全三要素。網絡是基礎,即通過物聯網、互聯網等技術實現工業全體系的互聯互通,促進工業數據的充分流動和無縫集成;數據是核心,即通過工業數據全周期的感知、采集、和集成應用,形成基于數據的系統性智能、實現機器彈性生產、運營管理優化、生產協同組織與商業模式創新,推動工業智能化發展;安全是保障,即通過構建涵蓋工業全系統安全防護體系,保障工業智能化的實現。
受革命性技術變革包括互聯網、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社交網絡、智能化設備、機器社區等驅動,德國定義Industry4.0愿景,并實施工業數字化企業平臺戰略,數字化智能工廠將作為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最佳實踐,在Industry4.0的推動下,水務行業也將會大大受益。
藍盾股份(300297)子公司藍盾滿泰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藍盾滿泰”)多個水務自動化系統通過水位數據采集器、水質水壓表、報警器等在線監測設備實時感知城市供排水系統的運行狀態,并采用可視化方式及大數據分析技術有機整合水務管理部門與供排水設施,形成“城市水務物聯網”。對所收集到的海量水務信息進行及時分析與處理,做出相應的處理結果輔助決策建議,以更加精細和動態的方式管理水務系統的整個生產、管理和服務流程。
目前我國城市輸水管網漏失率在15%左右,如果加大投入修整將可使漏失率降低到5%的水平。不及時修整的管道漏水可能會侵蝕街道和建筑、損壞地下電氣設施(如交通信號系統)、維修相關的交通阻塞造成的二次成本。智能水務中的排水管理網管理子系統可通過儀表及網絡等,實時感知水系統的運行狀態,整合形成城市水務物聯網,將水務信息進行分析處理,并做出決策來管理整個流程,達到“智能”狀態。
河道管理子系統能調取數據庫數據,進行統計,生成分析圖表如水位過程曲線、雨量柱、水位庫容曲線、水位面積曲線、泄洪能力曲線、時段流量曲線、等各種曲線表,對流域防洪減災決策需求分析并制定調度方案,分析計算建立洪水預報模型,進行預警,啟動應急預案。
泵站自動化子系統可隨時監控機電設備運行狀況和泵站啟閉時局部環境,并具有異常預警、報警功能,實現泵站機組的啟動、停機和調節。
水閘自動化子系統對水閘工程的地基沉降、穩定性、工程結構安全性等實施監控及異常報警,實現機水閘的啟動、停機和調節。
污水處理設施管理子系統可實時監測污水的壓力、流量、水位、水質信息等儀表數據;實時監測設備的電壓、電流、運行情況、開關狀態等狀態信號;根據設定值對壓力、流量、水位、水質信息等進行報警提醒;根據設備狀態信號,對設備故障、過熱、電流過流等進行報警提醒和聯鎖動作。
藍盾滿泰相應政府號召,推行工業“互聯網+”,形成“城市水務物聯網”,利用互聯網平臺,對數據進行遠程自動采集、監控、調度、分析和預警等多種功能,不僅有效降低了人力的勞動強度,而且掌握了整體的雨情水情,為居民用水安全,城市供水、排水等訴求提供了強而有力的支持,真正實現了“四兩撥千斤”的作用。
(審核編輯: phoebe)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