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行業人士表示,伴隨著我國社保制度的不斷完善,醫保目錄與基本藥物的銜接日趨緊密,被國家基藥目錄排除在外的藥物勢必將逐漸被醫療機構限用或停用,為基藥品種騰出巨大的市場空間。可以預見的是,兼具基藥與醫保雙重身份,且擁有權威治療方案優勢的通絡中藥的市場前景將更為廣闊。
筆者獲悉,近日,以嶺藥業發布公告稱,公司專利產品通心絡膠囊、連花清瘟膠囊(每粒裝0.35g)、芪藶強心膠囊、津力達顆粒和公司全資子公司北京以嶺藥業有限公司專利產品參松養心膠囊、連花清瘟顆粒(每袋裝6g)進入《國家基本藥物目錄》(2018年版)(簡稱“國家基藥目錄”)。“這意味著這些專利中藥在造福患者的同時,將會有著更廣闊的市場前景”,有關工作人員表示。
據了解,在新版基藥目錄在藥品調入上,我國向中藥(含民族藥)、國產創新藥做了傾斜,其中新增了70個中成藥,調出小兒化毒散(膠囊)和眼科用藥明目蒺藜丸2個中成藥,中藥注射劑沒有調入的品種,原有品種也沒有剔除。
根據有關數據統計,新增70個中成藥,2017年在中國公立醫療機構終端以及中國城市零售藥店終端的合計銷售額為198億元。另外有數據統計,國家基藥目錄新增的中成藥,上市公司占了24個,其中,去年終端銷售額1億元以上的有11個。業內表示,新版國家基藥目錄將給一些公司帶來長期利好。
近年來,我國為推動中醫藥產業的發展,不斷推出利好政策,中藥股重新回到大眾、投資者的視線。業內表示,國民大健康實施策略下的“大中藥”概念,旨在推動中醫與國際接軌,促進中醫藥產業的創新研發與升級,全面推進中國大健康產業的發展。
隨著當前現代中藥產業體系和生產工藝水平整體的提升,中藥產品市場需求的激增,作為消費品的中藥保健食品等在醫療、預防、康復、養老、保健等功能上也得到認可與肯定。在如今國家大力發展中醫藥產業的大環境下,通過提出如何正確理解保健食品中的中藥作用、如何研發中藥復方保健食品功效、如何將“治未病”理念等問題引入國民大健康實施策略下的“大中藥”概念,就顯得非常重要。
據了解,近年來,我國多地開始通過政策支持、項目支撐、平臺建設、人才建設等措施,著力推進中藥產業發展領域科技創新。如 蘭州市近年來著重強化政策引領,營造有利發展環境,著眼突破體制機制障礙,營造良好創新環境,為各類創新主體和科技人員“松綁解鎖”,特制訂下發了《蘭州市支持科技創新若干措施》,從構建開放合作創新體系、培育科技創新主體、扶持創新創業人才隊伍、優化成果轉化激勵機制、完善科研項目資金管理、營造良好創新創業環境等六個方面提出了50條支持科技創新的具體措施,并進行了廣泛的宣傳和解讀,為包括中醫藥企業在內的各類科技創新主體提供了稅收、財政補貼、人才開發等多方面的優惠,以推動了中藥產業技術創新。
近年來,我國政府密集出臺政策扶持中醫藥產業發展,根據有關工作人員表示,我國將不斷加大扶持力度,加快中醫藥服務體系建設。在分級診療制度建設、公立醫院改革、國家基本藥物目錄等醫改政策中,專門出臺符合中醫藥特點的改革舉措。鼓勵中醫藥向“互聯網+醫療”、醫養結合、康復理療、養生保健等健康產業滲透發展,支持中醫藥參與“一帶一路”對外交流合作。
(審核編輯: 林靜)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