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生產自動化需求帶動下,機器人產業正處在科技突破的前沿,正在成為中國經濟新常態下的新動能。而在人口紅利消失、人工成本上升以及制造業轉型升級的背景下,我國已成為如今世界較大的機器人市場,放眼國內產業界,越來越多的本土企業崛起,機器人也已在多個領域全面落地應用。其中,在醫藥健康領域,機器人的身影也日漸出現。
如今人工智能已上升為國家戰略,對產業融合、經濟結構優化升級、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在國家政策指導下,我國的人工智能產業也迎來了黃金發展時期.醫藥健康是人工智能應用具有潛力的領域之一,許多令人興奮的人工智能改變醫療健康領域的產品也層出不窮。
有業內人士表示,希望將人工智能與醫藥健康行業深度融合,不斷助力行業的新發展,助力行業轉型升級,為患者提供更精準的服務。
筆者獲悉,在醫藥健康領域機器人的研發上,上海承載著多年奠定的基礎和實力,不斷創新,在機器人發展方面取得了較大進步。如今年,上海兒童醫院瀘定院區迎來兩位特殊的“機器人”員工童童。據了解,該機器人只要接到醫生或護士的下單預約,就能準確無誤地將藥物、器械等送達。途中,它們能自主操作乘坐電梯!據介紹,童童身上有著200多項專利,在人流量較大的病區,權限管理、自主避障、系統對接等眾多亮點功能,確保機器人員工的服務安全精確。
“機器人+生活服務”,提高生活智慧化水平。除了上海,西安近日也發布了《西安市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2018-2021年)》和《西安市“機器人+”行動計劃(2018-2021年)》,規劃建設經開區機器人產業園、航天基地機器人產業園、高新區機器人小鎮、西咸新區機器人小鎮。
據悉,通過政府采購,其將推廣應用于社區醫療機構的康復護理機器人、診斷輔助機器人等,推廣配藥機器人在藥店應用,率先選擇3-5家醫藥連鎖企業開展試點,總結經驗后進行推廣。發揮福彩公益金服務作用,推廣康復護理機器人在養老服務機構應用。到2021年,實現全市各醫療、養老服務機構和藥店推廣使用醫療機器人總量達到1800臺,建設“機器人+醫療”應用示范醫院5家,建設醫療機器人應用標準化科室10家。
機器人被譽為“制造業皇冠頂端的明珠”,其研發、制造、應用是衡量一個國家科技創新和高端制造業水平的重要標志。2016年,《“十三五”規劃綱要》表明,要大力發展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手術機器人和軍用機器人,推動人工智能技術在各領域商用。《中國制造2025》明確將工業機器人列入大力推動突破發展十大重點領域之一,提出要“圍繞汽車、機械、電子、危險品制造、國防軍工、化工、輕工等工業機器人、特種機器人,以及醫療健康、家庭服務、教育娛樂等服務機器人應用需求,積極研發新產品,促進機器人標準化、模塊化發展,擴大市場應用。”
經過幾年發展,現在機器人已經成為公眾關注的熱門,在醫藥健康領域,機器人更是熱門話題。業內表示,人工智能在健康領域的拓展越來越廣泛,不僅可以降低成本,還可以提高效率,但最終的目的還是服務百姓。
(審核編輯: 林靜)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