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政府官網發布了《中國制造2025山西行動綱要》。《綱要》提出以制造業質量總量同步提升為主題,以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為主線,以智能化、綠色化和服務化為導向,圍繞先進裝備制造、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現代醫藥等領域,緊扣創新驅動、布局優化、兩化融合、結構調整、產業融合、品質提升、綠色制造、對外合作等路徑,持之以恒地推動山西制造業振興升級。
《綱要》確定的預期目標是:第一階段到2020年,著力做強存量資產,做優增量資產;提升制造業企業自主創新能力;骨干企業信息技術集成應用達到國內先進水平,兩化融合顯著提升;制造業實力明顯提升,打造特色鮮明的中西部制造高地。第二階段到2025年,重點制造企業裝備水平、創新能力達到國內先進水平;在重點制造企業和集聚區形成一批制造中心和創新中心,制造業在全國地位穩步提升,中西部制造高地地位更加鞏固。第三階段到2030年,力爭培育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制造業企業和品牌;融入國際先進制造業分工協作體系,在國內產業價值鏈中地位進一步提高,建設布局合理的國內重要制造業基地。
制造業是我省經濟的重要支柱。建國初期,我省是國家重點布局的制造業基地。改革開放以來,我省全力推進制造業調整振興、轉型升級,綜合實力顯著增強。特別是“十二五”以來,省委、省政府堅決貫徹落實中央決策部署,把加快發展制造業作為穩定工業經濟增長、促進轉型升級的有力抓手,為支撐全省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發揮了巨大作用。但是,我省制造業發展水平總體偏低,依然存在傳統思想觀念不新、創新意識不強、協作配套不夠、產品質量不優、高端人才不足等矛盾和問題。
省經信委相關人士表示,我省制定《中國制造2025山西行動綱要》,實施制造振興戰略,是適應經濟新常態,搶占國際制造業發展制高點的客觀要求;是明確發展新定位,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融入制造強國戰略的必然選擇;是適應市場需求新調整,應對煤炭工業進入調整期,確保山西工業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迫切需要;是探索調控新思維,推進科技創新、民營經濟和金融振興“三個突破”的實際行動;是加快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打造產業新優勢,做好煤與非煤兩篇大文章、構建山西產業新體系的有效途徑。
《綱要》明確了山西制造業四大戰略方向(先進裝備制造業、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新材料產業和現代醫藥產業),八大戰略重點(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優化產業空間布局、推進兩化深度融合、推進制造業結構調整、引導產業融合創新、強化質量品牌建設、全面推行綠色制造和加強對外合作交流)。
(審核編輯: 智匯小蟹)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