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氣溫的降低,秋季來臨了,同時又是一年一度的手足口病高發期,對此,相信許多家長都會有所擔憂。手足口病的癥狀有手、足、口腔等處出現丘疹、皰疹,伴隨低熱、食欲不振、惡心嘔吐等癥狀,令很多家長心疼又擔憂。近日有消息稱,手足口病無藥可治困局有望破解。
據悉,導致手足口病重癥和死亡病例多由EV-A71腸道病毒引起,因此我國研發的手足口病疫苗只針對EV-A71。但能引起手足口病的腸道病毒有二十多個亞型,而蘇拉明鈉對多種腸道病毒A組都有抑制作用,因此在臨床使用的適應性會更加靈活。
一系列的細胞學和動物模型臨床前研究表明,蘇拉明鈉能高效地結合EV-A71病毒顆粒的特定位點,從而抑制EV-A71病毒對宿主細胞的融入,使病毒無法進入細胞內進行復制和增殖,因此能顯著降低體內病毒載量,降低被感染兒童的臨床風險。
據悉,為推動國內外手足口病藥物研發,康芝藥業引進中法合作中科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的“治療病毒疾病的成分和方法”專利技術,著力研發兒童手足口病專用抗病毒藥物——注射用蘇拉明鈉。9月11日,康芝藥業藥企發布公告稱,公司全資子公司廣東康大制藥于近日收到國家藥監局下發的“注射用蘇拉明鈉”藥物臨床試驗批件。
“如今,注射用蘇拉明鈉獲得臨床試驗批件,無疑是國內手足口病患兒的福音,有望打破手足口病的治療困局。”有業內人士表示。
據了解,該藥企研發的蘇拉明鈉治療手足口病新適應癥已通過PCT申請國際發明專利,并先后在中國、日本、新加坡和美國獲得發明專利授權。在國外,蘇拉明鈉一直成功用于治療由岡比亞錐蟲或羅得西亞錐蟲引起的錐蟲病(非洲睡眠病),或由盤尾絲蟲引起的盤尾絲蟲病(河盲癥),具有多年的臨床使用(包括兒童使用)經驗,臨床療效明確,毒副作用已知和可控,因此被世界衛生組織分別收錄進《基本藥物目錄》和《12歲以下兒童基本藥物目錄》。
手足口病是兒童常見的傳染病之一,據我國疾病控制中心的統計,2017年度全國報告的手足口病達1929550例,其發病率和死亡病例數均高居國家丙類傳染病的第一位。手足口病已成為嚴重危害兒童健康的高發傳染病。
注射用蘇拉明鈉獲得臨床試驗批件,對于我國甚至全球手足口病的治療有較大意義。康芝藥業表示,將借助當前國家政策鼓勵臨床亟需治療藥物的春風,積極推進該藥物臨床試驗的開展,推動新藥盡早上市,以幫助手足口病患兒早日擺脫疾病困擾。
關于如何讓寶寶遠離手足口病?有專家建議:
1、進行疫苗接種。建議小孩在半周歲后到一周歲前完成相關疫苗的接種,而且越早接種越好,以便盡早發揮保護作用。
2、幼教機構要做好手足口病的預防工作。在高發時期,對兒童們每天有所接觸的玩具、課桌、扶梯把手等進行清洗消毒。兒童玩耍和休息的地方要經常通風。兒童如有可疑跡象,應立即督促家長帶孩子去就診。
3、家長需密切注意孩子的身體情況,觀察是否出現可疑癥狀,身體是否出現變化,如有情況立即帶孩子前晚正規醫院診治。在家注意保持干凈的衛生環境,讓空氣流通,勤曬衣服被子,對孩子的餐具、玩具進行充分的清洗、消毒。
4、避免接觸傳染源,身邊如有感染的患兒,應避免孩子跟他們接觸。
(審核編輯: 林靜)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