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有著諸多高新區,這些高新區的發展與進步將推動中國經濟快速發展。醫藥行業作為關系國計民生的重要領域,將給我國經濟提供強大的動能。筆者了解到,很多高新區都在積極推動醫藥行業的發展,并有著不同的戰略目標以及發展定位。
長沙高新區:打造健康產業集群
近年來,長沙高新區生物醫藥產業平均增長超過20%。去年,園區實現健康產業收入180億元,聚集各類企業2198家,其中擁有規模以上企業34家,上市公司8家,各類重點實驗室、工程中心等創新平臺共計43家。
從園區健康產業“盤面”看,中成藥產業占主導。生物制藥、醫藥物流、診斷試劑、生殖技術等產業均呈現良好的增長態勢,在人類干細胞、生物診斷、新藥開發等方面引領全國。
據悉,長沙高新區擬充分利用建設長株潭國家自創區、湘江新區的契機,實施“專精特”企業培育計劃,發展健康產業集群。未來,長沙高新區還將針對生物技術、醫療器械等領域研發需要,逐步搭建提取純化、分析測試、安全評價、中試及生產試驗、臨床試驗等專業公共技術平臺。
成都高新區:向生物醫藥領域不斷進發
成都高新區是中國西部首個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2016年,成都高新區實現產業增加值1436.5億元,在國家級高新區的綜合排名中升起至全國第3位。
提及成都高新區就不得不提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其承載著成都創新驅動、轉型升級的重任,著力打造千億級生物醫藥產業集群。大力發展生物醫藥、生物醫學工程、生物服務、智慧健康等主攻產業,以及生物環保、生物制造、生物農業、制藥機械設備等輔助發展產業。
根據相關人員的介紹,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預計在5年內建成全球知名的生物產業雙創人才棲息地、世界級生物產業創新與智造之都、國際生命健康小鎮。
泰州醫藥高新區:打造國際生物醫藥創新城
泰州醫藥高新區創新發展有四大新亮點:醫藥企業快速集聚,產業生態逐步完善;創新投入力度加大,科技創新成效顯著;高端人才集聚,“人才高地”初顯;高端平臺云集,公共服務共享效應凸顯。
僅2015至2017年,當地政府對醫藥產業科技財政投入從0.75億元增加到1.75億元,已完成和正在組建基金30多支,總規模100億元的國家一類新藥研發投資基金正式運營。
而在近日,泰州中國醫藥城與中國科協生命科學學會聯合體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有30個項目集中簽約落戶醫藥城,總投資67.4億元。這些新簽約將對泰州集聚產業資源、構建產業優勢起到重要的拉動和支撐作用。
濟南高新區:探索實踐“生態賦能”型發展模式
濟南正在打造國際醫療康養名城,而濟南高新區是1991年設立的首批國家級高新區,總面積31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超過40萬人。在國家級高新區排名中,濟南高新區位居第15位。
近年來,濟南高新區積極探索實踐“生態賦能”型發展模式,著力構建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簡潔高效的政務生態、富有活力的創新創業生態、彰顯魅力的自然生態、誠信法治的社會生態,暢通賦能渠道、助推企業發展。
截至2017年底,濟南高新區有生物醫藥企業1700家,生物醫藥產業銷售總收入700億元。而在新公布的國家高新區生物醫藥產業綜合競爭力排名中,濟南高新區位列全國第五名。
(審核編輯: 林靜)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