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有些人會對某些食品過敏,不慎食用會存在一定的人身安全風險;為了減少昆蟲對果樹的影響,傳統上采用殺蟲劑進行滅蟲,但是水果會存在農藥殘留,影響食用安全等......那么,如何才能保證人們飲食安全呢?這些食品科技來為您揭曉答案!
新型食品感應器避免對花生過敏帶來的危險
我們知道,食物過敏會出現多種癥狀,包括皮膚、消化道、呼吸道等不適,嚴重者可危及生命,而任何食物都有可能成為過敏原。其中,花生也是過敏源之一,對花生過敏很危險,有時候甚至會危及人們的生命。
據某科技網站報道,一公司推出了花生感應器,這也許能降低對花生過敏者的安全風險。筆者了解到,花生感應器能檢測出食物中含有的非常小微量花生成分,從而可避免過敏者因誤食而危及生命安全。據相關人員介紹,用戶只需把食物放入一次性測試膠囊中,之后放入設備中檢測,進而判斷食物中是否含有花生蛋白,簡單、方便、快捷,5分鐘左右,花生傳感器就能出結果,告知食物中是否含有花生成分,感應器的準確率高達97%以上。
誠然,此款傳感器雖然能夠檢測花生成分,但是無法測試其它的過敏原堅果,檢測產品類別單一。不過,該公司相關人員透露,正計劃推出能夠測試更多堅果成分的感應器設備,也希望通過提供一種簡單、方便的科學方法,讓過敏用戶能對飲食更加放心。
核技術提高出口水果品質安全
水果品質安全一直受到人們的關注,優質的水果不僅能夠提高產品的附加值,增加收入,還可以保證消費者的使用安全。筆者獲悉,泰國技術人員利用昆蟲不育技術,通過電離輻射對特殊繁殖設施中的大規模生產的雄性昆蟲進行滅菌,不僅減少了傳統殺蟲劑中的化學物質對身體危害,同時環保的殺蟲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消除各種貿易壁壘,保證了出口水果的質量安全。
國際相關機構認為,目前,電離輻射技術是非常環保的害蟲控制策略之一,也已成功用于對抗蒼蠅??茖W家們仍會繼續研究電離輻射技術在其他昆蟲中的應用,例如攜帶疾病的蚊子。
AI帶出健康飲食“新玩法”
據悉,市場上出現一款人工智能APP可以幫助用戶量身定制,為他們找到合適的菜譜,進而幫助他們控制飲食、合理運動。據業內人員介紹,該設備人工智能體現在照片識別功能上,對圖片識別技術要求很高。AI需要能夠識別食品的很多特征數據,從而判斷照片里究竟是“豬肉”還是“雞肉”,或者是“玉米”還是“香蕉”,這就需要建立一個很大的食品數據庫。
防水“智能標簽”辨別食物新鮮程度
筆者獲悉,芝加哥的某家食品科技公司推出了一款可以跟蹤食品是否過期的智能硬件,即防水“智能標簽”,可以幫助用戶了解食物的新鮮程度,并提醒用戶及時食用食品。據了解,“智能標簽”具有防水功能,同時上面有一個可變色的光環和一個按鈕,綠色代表食物處于新鮮狀態,黃色代表食物新鮮但需要盡快食用,而紅色則代表食物已過期不能食用,從而保證人們飲食安全。
新型抗菌涂層抑制致病細菌滋生
據了解,西班牙研究人員研發出一種新型陶瓷薄膜,它可作為抗菌涂層,有效抑制不銹鋼制品表面的致病細菌,有望應用在食品加工設備、醫療器械、公共保健設施等領域。目前,很多食品加工設備的材質都采用不銹鋼材料,不銹鋼材料具有良好的剛性、耐腐蝕性、加工成型性,用途廣泛。
不過,不銹鋼制品(如食品設備)需要反復使用和清洗、消毒,不可避免地表面涂層會出現磨損,易滋生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細菌,從而對食品產生污染,影響食品的質量安全。而高硬度陶瓷涂層在其中添加了少量銀和銅等抗菌金屬,具有低摩擦系數、耐磨性好、高硬度以及化學性質穩定等優點,若是用于食品加工設備,可以降低細菌滋生,保障食品生產安全。
(審核編輯: 林靜)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