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衛健委副主任曾益在國新辦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介紹,完善國家基本藥物制度相關工作情況,調整后的2018年版國家基本藥物目錄近期將公布,總品種由原來的520種增至685種。據悉,在覆蓋主要臨床主要病種的基礎上,重點聚焦癌癥、兒童疾病、慢性病等病種,新增品種包括了抗腫瘤用藥12種、臨床急需兒童用藥22種。
2018年版國家基本藥物目錄的調整,這將對兒童用藥帶來福音。據悉,現階段我國兒童藥品短缺、研發動力不足、兒童用藥不規范的問題仍較為突出,專注兒童藥研發、生產的企業更是少之又少。如今隨著政策扶持力度的加大,兒童用藥市場將越來越受到業界關注。
有業內人士表示,中國兒童健康、特別是兒童用藥的可及性和安全性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關注和重視,推動兒童用藥產業發展的國家法規、綱要相繼出臺,兒童藥的行業生態環境正朝著一個好的方向在發展,諸多利好趨勢讓目前兒童藥的領域充滿了希望。
過去幾年,不少地方一些基本藥物品種出現短缺現象,尤其是一些臨床必需、用量小、價格不高的品種,其短缺常常受到社會關注。其中兒童用藥短缺現象尤甚。筆者獲悉,本次基本藥物目錄調整,兒童要不僅迎來更多的機遇,而且質量或將更有保障。據介紹,通過一致性評價的藥品優先調入,進入新版目錄的基本藥物質量更優。
相關負責人表示,納入新版目錄的基本藥物更加注重與仿制藥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聯動,強調按程序將通過了一致性評價的藥品優先納入基本藥物目錄,逐步將未通過一致性評價的基本藥物品種調出目錄,進一步強化基本藥物是安全藥、放心藥。
另外有負責人表示,將總結和借鑒近年來在藥品集中采購和解決藥品短缺方面的經驗,更加注重發揮好政府和市場兩個方面的作用,從鼓勵企業的技術改造、完善采購配送機制、加強短缺藥品的預警應對等方面系統保障基本藥物供應。對此兒童藥或將得到更好的保障。
有媒體報道,國家藥監局藥審中心將繼續做好兒童用藥審評工作,加強對兒童專用制劑、兒童罕見病用藥、兒童特有適應癥用藥,以及嚴重缺乏治療藥物的兒童疾病領域的審評政策的完善和研究技術指導原則的制修訂;規范兒童用藥說明書;加強與兒科臨床、兒科基礎研究單位的合作。而此次基本藥物目錄的調整對于鼓勵兒童藥研發創新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業內表示,在政策利好密集釋放之下,兒童健康產業的創新發展也迎來好時代。預計到2020年,兒童大健康產品市場規模可能達2000多億元。如一些企業已經率先提出“量身定制兒童藥物”的理念,積極代表行業發聲,不斷推動國家兒藥政策的制定和落實。
但是該業內人士也指出,解決兒童用藥問題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國家在做好頂層設計和政策支持的同時,科研院所、制藥企業、臨床機構要加強合作,兒藥企業更要秉持匠心精神精益求精。
“做兒童藥的企業要有一顆堅定的事業心,更要耐得住寂寞、抵擋得住誘惑。只有各方一起努力,兒藥行業才能長久發展,兒童健康才能有更大的保障。”有企業負責人表示。
(審核編輯: 林靜)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