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付在即的造車新勢力,又“火了”一把。
8月25日,新造車企業威馬汽車一輛試制車在成都起火,威馬汽車隨后回應指出該車是“一輛經過多輪破壞性試驗的報廢早期試裝車”。然而,回應依舊無法消除再度引發了外界對新造車電池安全的關注。8月29日,威馬針對事件發出了第二份聲明,還原了電池起火的前因后果,并直指電池供應商谷神能源。
然而,事件至此卻越發迷離。此前一直閉口不談的谷神能源,于今天(8月30日)發布聲明,表示并表示網友曝光的現場電池銘牌并非谷神品牌,目前公司對事實真相仍無法作出準確判斷。
不過,威馬汽車方面今天回復南都記者表示,谷神能源提到的網友爆料內容,是虛假信息,“照片拍攝地和我們車輛起火地都不是一個地方。”
威馬首份官方聲明未釋疑
8月25日14時左右,一輛威馬EX5在威馬成都研究院內起火自燃,事件遭到曝光后,根據現場圖片,該車造型疑似是威馬早期的試制車,和量產版線條略有不同,其前臉還是替代件。
事件發生后,威馬汽車于第二天發表聲明。威馬汽車聯合創始人陸斌在個人微博中展示的聲明提到,稱自燃車輛為“一輛經過多輪破壞性試驗的報廢早期試裝車”,該車輛已進入拆解程序,拆除了電路保護裝置及部分部件但未能及時完成全部拆解,出現電器元件短路引發火情。
這份聲明還提到,威馬汽車已展開報廢試裝車輛隱患排查,將對所有報廢試裝車進行復審并及時清理,同時進一步完善報廢試裝車輛追蹤機制,避免類似事件再次發生。威馬汽車承諾,旗下正式量產車均歷經多種嚴苛測試,安全性能高于國家標準。
然而,威馬汽車在這樣“一板一眼”的官宣中并未透露出更多細節,對此不少網友都對對威馬產生了更多疑問:其一,在網圖中找不到該車輛經過“多輪破壞性試驗”的傷痕;其二,拆解車輛為何會不顧公共環境被放置在公共停車場上而非在專業的車間;其三,日后威馬交付的車,安全性如何保證。但彼時威馬方面并無回應更多具體信息。
不過,引起外界聯想的是,今年6月份,一輛使用不過3個月的野馬新能源汽車在充電時發生自燃,其所搭載的電池源于谷神能源,與威馬EX5此前部分車型搭載的電池一樣,野馬電動車自燃事故的余火也“燒”到了威馬汽車身上,甚至造成“威馬退訂門事件”。6月20日,威馬汽車曾表示,目前整體退訂率在10%左右。于是,外界也紛紛猜測,這次起火的威馬汽車搭載的正是谷神能源的電池。
第二份聲明正式“點名”谷神電池
隨著事件進一步發酵,威馬汽車昨天(8月29日)發布了該事件的第二份聲明,并解釋了具體的起火原因。威馬展示了起火車輛的編號,以及所經受的測試等等,對于外界猜測該車使用了谷神能源的電池,威馬汽車在這份聲明中予以了證實,并表示該車采用了谷神2017年生產的圓柱形電芯電池包,同時威馬表示未來交付的車型將采用其他企業生產的VDA方形硬殼電芯,此前威馬曾透露交付的車輛將采用寧德時代的電池。
對于報廢車為何出現在公共停車場,威馬也承認了管理上的漏洞。“一名研究院員工嚴重違反公司報廢車輛管理流程的相關規定,將車輛強行通電,并將車輛停放在公共停車位。”威馬汽車在聲明中提到,這次漏洞還體現在未對報廢車輛的電池包和車輛立即進行分離,報廢車輛未及時運輸至專業公司進行拆解等,并表態整改車輛報廢流程。
劇情反轉?谷神:看銘牌這不是我們的電池
此前一直未對事件進行回應的谷神能源,今天也終于打破了沉默。谷神能源表示,事故發生后,威馬汽車一直未與該司進行聯系,而谷神能源要求派人前往現場也遭到了拒絕,并表示對威馬的公開信不作任何評論。由于“變數太多”,目前谷神能源表示無法對事件真相作出準確判斷。
而略顯蹊蹺的是,有網友曝光疑似的現場電池箱銘牌圖片,所顯示的信息卻并非指向谷神能源,谷神能源表示,若從銘牌分析,確實非該司電池產品。但對于這一說法,威馬內部人士告訴南都記者,這些圖片為虛假信息,照片拍攝地并非威馬研究院。
根據威馬汽車提出的目標,今年計劃交付1萬輛以上,明年希望交付量在10萬輛以上,9月份,將會有覆蓋16個城市的5萬根充電樁接入威馬APP,涵蓋威馬交付的所有城市。根據公布信息,EX5共有四家電池供應商,分別為:寧德時代、谷神、天津力神和蘇州宇量。消費者在購車選配的時候,可以指定電池芯,公開透明。“選用多家電芯供應商是為了保證明年10萬輛的產能計劃的供應量。”威馬相關負責人如此表示。不過,顯然如今谷神能源已經被威馬“踢出局”。
按照計劃,威馬EX5原定于9月底的正式交付,卻讓消費者對車輛安全有所警惕,即便是特斯拉,也曾發生過數次撞擊后起火的致命事故。
(審核編輯: phoebe)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