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非洲豬瘟”問題成了養豬行業里熱議的話題,加之,一紙鄭州市政府關于封鎖非洲豬瘟疫區的命令在網上流傳,稱鄭州某屠宰廠從黑龍江運到的生豬確認感染非洲豬瘟,決定對廠區劃定疫點并實施封鎖6周。此后,網上類似于“市場肉制品安全嗎?”“會傳染人嗎?”的問題接踵而來。
日前,河南省鄭州市經濟開發區某食品公司屠宰場的一車生豬發生不明原因死亡,產地檢疫證明顯示生豬來自黑龍江省佳木斯市湯原縣鶴立鎮交易市場。遼寧省沈陽市沈北新區也發生疑似非洲豬瘟疫情,還有近日江蘇省連云港市海州區發生一起生豬非洲豬瘟疫情。
非洲豬瘟疫情得到控制 無害化處理設備作用不小
這些地方疫情發生后,相關部門都啟動應急響應機制,采取封鎖、全部撲殺、無害化處理、消毒等處置措施,禁止所有生豬及易感動物和產品運入或流出封鎖區,對受威脅區生豬進行全面采樣監測,并全面展開流行病學調查。而黑龍江省也已開展排查和流行病學調查工作。目前,這些地區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
畜牧獸醫局表示,“非洲豬瘟”不是人畜共患病,病毒不會感染人,人不會得非洲豬瘟。消費者只要從正規渠道購買的豬肉產品,盡可放心食用。但我國生豬養殖量和存欄量均占全球總量一半以上,若該病擴散蔓延將給我國生豬養殖業造成巨大損失。那么,面對當前局部地區出現的生豬非洲豬瘟疫情,采取怎樣的措施積極應對的呢?
業內人士指出,由于該病毒的隱秘性和生存能力較強,在室溫環境下,可以存活數周,低溫環境下,甚至可以存活數年。對易感染的動物撲殺、消毒并進行高溫化制無害化處理,現在來看應該是最有效的方法。另外,還要利用肉制品檢測儀器加強肉制品檢測,如病害肉檢測儀或者病害肉快速分析儀,避免問題肉流入市場。
眾所周知,病死畜禽(如非洲豬瘟)有可能引起環境污染、疫病傳播等公共衛生事件,事關食品安全和生態環境安全。全國各地都積極籌建病死畜禽集中無害化處理廠(區域中心),實現病死畜禽集中無害化處理全覆蓋,力爭采用化制、發酵、碳化法無害化處理病死畜禽的比例要達到100%。
一般來說,無害化處理主要有填埋處理,焚燒處理,堆肥處理三種處理方法。根據情況而定,就像上述提到的“非洲豬瘟疫”病死或者撲殺的動物就需要進行高溫無害化處理,因為該病毒的隱秘性和生存能力較強,常溫和低溫都能繼續存活。
據了解,山東濰坊一企業研發的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設備48個小時可完成無害化處理過程,同時,溫度可控制,可調整至80-100度高溫,能夠徹底殺滅有害菌,并且采用密閉式發酵技術,生產過程是在好氧狀態下進行,無臭氣產生,無二次污染。
此外,該企業提供定制化服務,可根據客戶需求、資金能力配套成全自動化、半自動化生產線,1-2個工人即可對病死畜禽進行無害化處理,同時提供全套的無害化處理流程指導、配方設計、肥料檢測、污染監測等服務,符合環保要求,實現農業循環經濟。
為了禽畜產品質量安全,防止疫情擴散,保護人民身體健康,盡快徹底撲滅動物疫病,消滅疫源,對病死畜禽進行撲殺、消毒并進行無害化處理工作刻不容緩。隨著全國各地無害化處理工作的推進,以及無害化處理設備的應用,定能扼殺“非洲豬瘟”,確保肉品的質量安全。
(審核編輯: 林靜)
分享